第175章(第2页)

 面对皇帝,上至朝臣下至百姓,必定是要恭敬的。 

 朱允熥淡然一笑。 

 “王先生一生钻研农田水利之事,造福百姓,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当得上朕这一声称呼。” 

 “王先生生前的著作是否都在留存?” 

 “此外,朕还想问问,如今你们王家作何生计?” 

 朱允熥问道。 

 王应辛忍不住微微抬起头,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面前的少年帝王,心中不由得疑惑重重。 

 大明皇朝近日来的变故,他自然都知道。 

 先帝驾崩,以往默默无闻的东宫殿下,在淮西勋贵的支持下登基为帝,朝野上下都说……这位新帝喜好玩乐,先帝孝期未过便在乾清宫里捣鼓起名贵花木、烧制陶瓷等事。 

 后又让工部去建什么砖炉,玩起了烧砖。 

 实在称不上是什么明君。 

 其实。 

 在王应辛的心里,对此是颇为不耻的。 

 毕竟他们这些搞农业的,最是明白民间百姓的疾苦,先帝手段狠辣残暴,那是对官员对勋贵,所以百姓爱戴他,可如今的新帝是个什么德行?? 

 只是……今日一见。 

 却是大大出乎了王应辛的预料。 

 温润、俊雅、和善……虽为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却知道自家先祖父默默做出来的诸多努力和功绩,更愿意称呼一个前朝的县尹为“先生”。 

 「这样的皇帝,如何像是一个沉溺玩乐之人?」 

 王应辛心里不由得一阵嘀咕。 

 当然,这种想法他是不敢表露出来一丝一毫的,要知道,这次大明皇朝的新旧交替虽然没有闹出来乱子,可这位少年帝王却已经轻飘飘半个两个灭门大案了。 

 他尽力维持住自己面上的神情。 

 恭敬地回话道:“回陛下,先祖父的著作以《农书》为主,《造活字印书法》等技术书籍为辅,其中每一个字,每一张图纸,都是先祖父毕生心血,不敢不好好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