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第2页)
读书的文人,在没有被诸多世事污染之前,哪个不是心怀救国之仁、不是心怀社稷抱负的?只是在仕途一路上浸染久了便太容易失去本心罢了,就像能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最终却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
而在这些有气节、有抱负的文人之中,少数像刘三吾这样依旧能坚守本心者,这种情怀便日久弥坚。
此时听到这个消息。
心中自然是无比的宽慰、高兴,也叹然慨然……
一旁的傅友文也是目光复杂地缓缓点头,叹道:“是啊……咱们都是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这是好事!”
詹徽的感触倒是没有这么深刻,毕竟年纪在三人之中是最小的——洪武十五年的秀才,被老朱提拔一路坐火箭上来的而已。
所以看待这种事情会更偏于理性一些:“的确是好事,于那些真正的贫苦百姓来说,这是救命的稻草。而站在咱们这个年轻的大明皇朝的角度来说……此事则可令大明人口繁盛、让中原的元气恢复得更快一些。”
他能被朱元璋一路疯狂提拔上来,自然不缺真才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