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第3页)

 陶氏拧着眉思索起来,树啊花啊的,绕得她头晕,可得好好捋一捋。 

 袁清观她神色,知她是松动了,又从情的角度出发,“而且,孙儿希望能与自己的妻子说到一处去。 

 可以有个人,在她面前想说就说什么,不需要再三思索,不需要权衡利弊。 

 可以在她面前卸下所有的伪装,做最真实的自己。” 

 陶氏的心仿佛被针尖刺了一下,外人都说孙儿聪明,打小就会读书。 

 可她这个做奶奶才知他背后有多辛苦,四岁时,其他孩子还要人抱,他已经被他爹和爷爷教着学握笔,学写字,小小的手,握笔都困难。 

 数九天寒,手指冻得满是冻疮,也要早早起来写字看书,夜晚更是从未在三更前睡过。 

 因为比同龄人小,他自小就端着,装得很稳重,才不至于被人看轻了去。 

 村里其他孩子高喊着去玩去闹,他却打小就要坐在书桌前读书,有次别人给了她一个包子,她带回来给他送进去,却看见他聚精会神望着窗外玩闹的男孩们,眼睛里都是羡慕。 

 那时的她,虽然心疼,也得板起脸让他好生读书,又出去将玩闹的孩子们赶走了。 

 现在回想,清娃在村里没有一个朋友,到嘉湖书院后倒是结交知府家的公子。 

 可那到底是知府家的公子呀,不知道清娃与他相交,默默受了多少委屈。 

 他会这样说,是不是在书院里与同窗们说话,都要想了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