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第3页)

 穿过南街,原来的制衣厂就在北街尽头,靠近向阳镇边缘的位置了。 

 但是,距离石水村更近了。 

 一条两米宽的石头路从主干道分叉出去,从石头子儿缝隙里长满了不少杂草,都有半人高了。 

 看着这条路,孙兆兴心里有些感慨。 

 当年向阳镇拨了厂址下来,路不通,而他为了省钱,这条石头路可是他用肩膀拉着板车,一车车石子儿从河边拉回来铺的。 

 肩膀磨得到处都是血,地上每一个石头子儿都是自己一个个装来的。 

 那时候,陈东海感动得红了眼,信誓旦旦告诉他,一定要一起努力, 挣钱,让他们一起过上好日子。 

 可后来…… 

 哎。 

 不提了。 

 孙兆兴将芦苇踩下,在前面带路。 

 进去一百多米,一个小小的厂房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这是老旧的大礼堂。 

 早些年大礼堂搬迁,这里又塌了一半,向阳镇这才批给了陈东海。 

 孙兆兴带人修补好,又在旁边新建了一个仓库,这厂房才算是完工。 

 青砖结构,木头屋顶,盖了瓦片。 

 一面墙上依稀可见斑驳的红色油漆,写着早些年的标语。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而另外一面墙上,则是挂了一个白色的大木板。 

 白色的底,黑色的漆。 

 写着——“海兴制衣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