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李道正,南下入楚

 卢国公朱知节。 

 脚踢清流,拳打奸佞。 

 每天, 

 他不问候别人祖宗,朝会都没有任何乐趣。 

 但私底下,他和李道正的关系极好。 

 武朝北征突厥的时候,正巧李道正在给太上皇修阿房宫。 

 清流们把持后勤,搞得一塌糊涂。 

 北征大军还流传出一句顺口溜:跟着清流混,三天饿九顿。 

 这群人一再上疏,想叫停修宫殿,把钱用在北征的粮饷上。 

 可都被李道正无情地拒绝了:你们搞不到钱,还怪我修宫殿? 

 清流们搞不到钱,又不想背黑锅,就把后勤甩给了正在修宫殿的李道正。 

 李道正接手后勤,直接请来天子剑。 

 在朝会上,对文武百官就是一通威胁:肉可以烂在锅里,但狗不能惦记。开疆扩土的时候,谁伸手老子砍谁的头! 

 可总有不信邪的,想染指一下军需。 

 李道正天子剑在手,接连砍了几个高官的脑袋。 

 不仅没耽误修宫殿的进度,还她妈把粮饷足额发放到大军手中。 

 开创了先秦以来,独有的先例。 

 通常情况下,粮饷能到大军手里六成,那就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后勤官。 

 太上皇赢渊破天荒地参加一次朝会,要求史官给李道正单独立传。 

 老朱北征归来,曾称赞李道正:在国家大义上,李道正是有大功绩之人。 

 李道正假死之前,曾经找过朱知节,让他帮忙照顾一下李北玄。 

 朱昉回家探亲,朱知节也对李北玄有了了解。 

 偶然的机会,老朱在紫宸殿看到了月考的试题,就来了蓝田县。 

 可他万万没想到,李北玄这崽儿那么实诚。 

 知道李北玄过得好,朱知节也就放心了。 

 来得也快,走得也快。 

 走的时候,还搞了一辆牛车,拉走一车烈酒。 

 回到了京城,足足绕了朱雀大街三四圈。 

 还很刻意的打开酒坛子的盖,让住在朱雀大街的国公大臣们,全都能闻到美酒的香味。 

 看着双眼通红,还没咋醒酒的老朱,多数人都选择了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