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就是蓝田话事人

京兆小诗仙李北玄,

 诗词和兵法全都抄袭卢子健。

 如同地震一般,席卷整个武朝文坛。

 勒石记功、活字印刷、煤矿……

 打破了门阀氏族对经济,对文化的垄断。

 一时间,豪门望族们也纷纷指使门人开始对李北玄口诛笔伐。

 洞庭三贤被打之后,也使劲儿卖惨,把状告到了鸿胪寺。

 同时,也很大方地表示:只要李北玄能去卢子健的坟前守孝三年,磕头认错后签订卖身契给洞庭三贤,这件事就可以翻篇,权当作没发生过。

 魏王赢高熙见状,也立刻安排弘文馆的学士推波助澜,让这把火烧得更加旺盛。

 一时间,抄袭不抄袭已经不重要了。

 他们心照不宣的,要把李北玄置之死地。

 李北玄也从武朝小诗仙,瞬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先秦时代开始,谁掌握知识,谁就掌握言论。

 东宫和门阀氏族默认了这件事真的,那就是真的。

 更何况,洞庭三贤还拿出来卢子健的诸多笔记,里面记录的就是《北玄诗集》和《北玄兵法》。

 在所有人都想置李北玄于死地之时,弘农黄家却站出来力挺李北玄。

 黄世翰知道这件事之后,主动要求出狱。

 堵上自己一辈子的人品,说动黄家家主站队李北玄。

 一时间,弘农黄家也是压力巨大。

 家主黄哲文心里清楚,这就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弘农黄家跻身一流豪门。

 赌输了,弘农黄家就将不复存在。

 连续几天,老黄都奔走于京兆各大家族。

 人,也瘦了一大圈。

 这一切,李北玄都看在眼里。

 默默地给老黄点了一个赞,不管结局如何,黄世翰这份情李北玄记下了。

 但让李北玄奇怪的是,巨额负债似乎没起什么作用。

 那些债主们依旧是稳如泰山,仿佛这件事没发生一样。

 最终,还是严正则给出标准答案:

 污蔑模仿,自古有之!

 又没到生死存亡的关头,谁管你这点儿屁事!

 有这功夫,你还不如想着多给内库府捞银子!

 侮蔑模仿、内库府?

 李北玄注意到,严正则说的两个关键词,顿时也恍然大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