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心学,不是离经叛道


 吃着孔家的饭,还想砸了孔家的锅?

 谢子华听闻,扑哧一下就笑了,摇头道,“小侯爷这话说得更不对了。王先生说的格物认真知,可我在格物的时候什么都没学到,这也是实际情况。”

 “你说什么?”王仲卿、孔震等人一怔,文士儒生们也猛地一皱眉。

 “请问,小侯爷你对理学有什么看法,你也格物吗?”谢子华问道。

 “这……”孔震摇摇头,“我从不格物。”

 “那王先生格物吗?”谢子华又问。

 “这……万物皆可格。”王仲卿就觉得不对劲,可就是想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那王先生在格物中得到了圣人真谛吗?”

 “嘶!”王仲卿倒吸了一口凉气,咱们再用理论来辩论新学和旧学,你总咬着理学格物不放,到底是几个意思?

 略微沉思,王仲卿捋了捋胡须,“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圣人可学而至,方法就是格物,理就是格出来的。”

 “既然一草一木都蕴含大道理,那为何学生却格不出你所谓的理呢?”谢子华一脸费解,“相反,在蓝田书院通过实践,我们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道理。”

 “咱们可否先把格物放一放。”王仲卿有些着急,“我们要先从格者开始,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首先要把面对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了然于心,研究其中规律,运用科学方法加以解决,这才是格物致知之举。”

 “王先生又错了,你说的这些很多人都做不到。既然万物皆可格,那我们格物不知其意,不知其心,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谢子华突然声如洪钟,“与其每天格物,还不如跟在庄户后面种种田,感受一下民心。为何你们孔家和弘文馆今年中秀才的人数加起来都不如蓝田书院?就是因为你们所谓的格物根本就行不通啊。”

 “你……你……”王仲卿被说得哑口无言,在实际结果面前,一切狡辩都是徒劳的。

 思量再三,王仲卿厉声呵斥道,“成绩本就有好有坏,你也不能因为无法格物,就否认理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