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李北玄的不传之秘(第2页)


 看起来规规矩矩,实则里头的水多得能养鱼。


 可高蔚生不是。


 他就是那种皇粮细算的死脑筋。


 一张欠条写了字、画了押,就觉得哪怕倾家荡产也得还清。


 哪怕这宅子不是他住的,哪怕这笔钱不是花在他身上,他都得扛着。


 甚至还担心走公账被人非议,怕百姓觉得他拿官银补私窟窿。


 要是换到现在,高蔚生别说当四品知府……


 就这点觉悟,他连个街道办的临时工都干不好啊。


 李北玄瞥了高蔚生一眼,微微一叹。


 在现代,这种人多半活不久。


 要么被人笑话成“清高病”,要么被拿去当枪使。


 最后自己还觉得是“命该如此”。


 但也正因为这样,李北玄心里对高蔚生多了点别样的敬意。


 不是简单的佩服,而是一种“你怎么还活着”的惊讶和“你真挺不容易”的感慨。


 看着高蔚生都快纠结成麻花的样子了,李北玄也不再逗他。


 笑了笑后,解围道:“放心吧高大人,我比你还怕别人说嘴呢。”


 毕竟,这宅子可是他李北玄,安西大都护的私产,如今知府要在原址上建起酿酒坊,这本身就容易惹人非议。


 更要命的是,高蔚生手中还捏着一张十万两的欠条,理直气壮地要走公账,甚至最后还要倒贴李北玄五万两银子。


 这一连串操作,任谁看了都要倒吸一口凉气。


 在外人眼里,这简直像是一场明目张胆的“官银私用”大戏。


 普通百姓哪管其中缘由?


 他们只看得见知府拿着官银,在大都护的地盘上大兴土木,末了还要给大都护送钱。


 哪怕李北玄和高蔚生,再怎么解释这是为了弥补守城损耗、振兴安西经济,恐怕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所以公账要走,但也不能随便走。


 要立个名目才对。


 李北玄想了一下,对高蔚生教导道:“老高,我今天教你点不传之秘,你好好听,好好学啊!”


 闻言,高蔚生抬起头来。


 虽然眉头还锁着,却也不自觉正襟危坐。


 神色比当年在国子监听讲时那般认真。


 李北玄看着他这副模样,忍不住轻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