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又教又学李北玄(第3页)

 

“我以为我学的这些,是纸上谈兵。”

 

“可那天我才发现,很多人,连纸都没有。”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沉重,像钉子似的砸进李北玄心头。

 

李北玄默然。

 

是啊。

 

现在他们搞出来了农务试验署,有了成果,也有了理论。

 

可这些成果,怎么推广出去?

 

让科举单开一门农事科?

 

别闹,朝廷现在勉强肯开农事署已经是极限。

 

靠印书?

 

可以。

 

虽然有了印刷术,书本的价格是被打下来了。

 

但有几个农民是识字的?

 

就连李北玄这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现代人,读起文言文来都感觉佶屈聱牙,更不要说普遍学历为胎教的普罗大众了。

 

那么,要从根本做起?

 

开蒙班?设扫盲学堂?

 

可以,也对。

 

或者说,这就是最根本的,最有效的办法。

 

但有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时间。

 

扫盲需要时间,知识普及需要时间。

 

以现在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交通速度,最少需要十年。

 

他是等得了。

 

但小冰河期等得了吗?

 

若真是那场持续五十年的冷灾,若灾年一到,那些正在努力推广的知识、书本、技术,恐怕还没铺开,就被大雪封地、田禾绝收。

 

想到这里,李北玄忍不住烦躁地抓了把头发。

 

低骂了一句:“妈的……”

 

“你骂什么?”

 

赢丽质挑眉看他,“着急?”

 

李北玄没说话,咬了口馒头。

 

赢丽质却不知他在担忧什么,只当他又是在为农民识字难发愁。

 

于是她轻声笑了一下,语气坚定地说:“咱们慢慢来吧。”

 

“为民开智,不是一日之功。”

 

“等我们真把试验田做好,把肥料堆好了,种子筛出来了,把方法总结出来了,就开始对外推行。”

 

“哪怕我们这一代人推不动,下一代人也能接着做。”

 

“十年不成,就二十年。”

 

“二十年不行,就五十年。”

 

“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发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