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
第782章 民间奇人(第3页)
有位弃医从文的大文豪,还在自己的书里讲过这么一个事儿。
说他的父亲生病了,家里给请了个大夫来。
大夫给开了个方子。
里面居然有一对蟋蟀,还得是原配的,二婚的还不行。
李北玄已经忘了这故事是编的,还是确有其事了。
但仍然记得小时候看见“要原配,既本在一窠中者”这句话时的荒谬之感。
当时仍是如此,现在就更是如此了。
现在连国子监的讲书先生,讲起《黄帝内经》都还要引一两句《太乙灵书》。
讲求人身小天地,与天道相应,更遑论民间了。
医者,半仙也。
这是坊间流传多年的话。
讽刺也好,尊敬也罢。
说到底,反映的是一个时代对知识边界的模糊。
尤其在这武朝。
朝廷虽不喜妖言惑众,可一旦术字背后裹着点用处,便总能找到自己的生存土壤。
所以,马彼德说的那套……什么勾八铜尺、朱砂线、文气笔锋的,听着玄乎其玄,可李北玄并不奇怪。
反倒觉得……习以为常。
不过他倒觉得,那贵人能活过来,与其说是那什么通文窍的秘纹起了作用,不如说是命数未尽,恰逢转机。
又或者说,太医院熬出的哪一剂汤药,阴差阳错正中要害,解了那一口淤毒。
再加上这民间大夫来的时机精准,仪式做得又足,嘴上说得还玄乎,便轻轻松松摘了一个神医的桃子。
李北玄想到这儿,忽然有些想笑。
也不知道该心疼大冤种太医院,还是可怜那个病的要死还得跟着做法的贵人。
不过,高烧不退?
这病症听起来有点耳熟。
前些日子,赢世民的小女儿晋阳公主,就发了一场高烧。
这才过去没多久,宫里就又有人高烧不退了?
难道宫里闹流感了?
想到这里,李北玄搓搓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