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
第802章 凛冬已至(第3页)
在被窝里钻了小半个时辰,才勉强暖和起来。
出门尿尿的时候一看,室外的温度计,已经降低到了零下二十多度,接近零下三十度。
这个温度,对于现代人来说,其实算不上什么。
零下二十几度,顶多是东北的常态,西北的日常。
哪怕零下三十多,也有人照常通勤、逛商场、开车接孩子。
不过就是多裹两层羽绒服、门窗加一层塑钢密封条的事儿。
空调暖气一起开,地暖烧得滚烫。
手指头一伸还能点外卖、刷视频,室内温度依旧能维持在二十来度上下。
可这是古代。
是一个冬天取暖靠烧炭,烧炭得靠挑,挑炭得靠人力,稍不注意炭火封闭不严就会一氧化碳中毒的时代。
是一个一场雪就能封山断路、冻死行人、饿死牛羊、活活烧光一村柴火的时代。
有吃、有喝、有玻璃窗、有煤炭的蓝田,日子尚且不好过。
那晋阳……
那个早就传来雪灾、城门冻塌、田地尽埋白雪的地方,又该是怎样的惨况?
李北玄有点坐不住了。
想了一下,裹着被子爬起来,摸到书桌旁,开始写条子。
蓝田到晋阳,走驿道大约一千四百余里。
在天气尚好的日子,快马加鞭三日可至。
但眼下是隆冬,雪封山路,脚夫车马寸步难行。
怕是十日都未必能赶到。
“按五十辆大车计算,每车载煤炭一千斤,棉被二十床,罐头食品一百罐,粗粮二百斤,单程物资就够一个县城几百户人家扛过严寒。”
“光煤炭就五万斤……再加柴草……”
“每十辆大车配五名护送兵卒,两名车夫,加一名随车登记官。”
“晋阳目前灾情不明,城门据报已在上月因雪重而部分坍塌,城中储粮消耗殆尽,户部那边曾报备说,晋阳年初收成还不如去岁,受灾恐不小。”
“既然如此,粮食就得多准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