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君子不问出处,英雄自有定评(第2页)

 

赢高治语气平和的说道。

 

而听完这番话,杨问道顿时如蒙大赦,连连磕头附和。

 

而赢高治一边好脾气的将杨问道搀扶起来,一边继续道:“这场大雪虽重,但究其本质,终是天灾,与人何干?”

 

“君子不问出处,英雄自有定评,那谣言传的再凶,难道能抹除父皇平定乱世,济世安民之功?”

 

此言一出,帐中气氛顿时一变。

 

原本紧张得几乎冻结的空气,随着晋王这番沉稳而温和的发言,悄然缓了下来。

 

军中士卒面面相觑,不少人目中闪过一丝异色。

 

君子不问出处,英雄自有定评。

 

这话,说得不光有气度,更透着一股格局与大义。

 

有几分“非圣人而有圣德”的味道。

 

更何况,赢高治方才分明是大可以震怒、动刑的。

 

可他却不光没有翻脸,反而以理服人,以义折众。

 

将一场原可酿成祸端的口舌之祸,转作了彰显风度与仁德的机会。

那一刻,不止杨问道惊出一身冷汗,就连帐边伫立的几名亲兵、书记吏员,也都暗自点头。

 

“殿下当真是……气量非凡。”

 

而赢高治看到众人信服的表情,微微一笑。

 

他确实认同赢世民玄武门定策的大义,确实觉得那一战换来盛世。

 

但他也清楚,天下人并非人人都认这个账。

 

尤其是朝中清议之士、天下士林。

 

谈及此事时仍多有讳言、质疑,甚至称其弑兄逼父,逆伦夺统。

 

而他自己,他赢高治作为年幼、非长、无宠的晋王,想要有朝一日真正握权称帝,未必会比父皇当年更名正言顺。

 

若那一日真来临,他甚至也可能,走上与玄武门类似的道路。

 

一场兵变,一道密诏,一次逼宫。

 

而若真到了那时,今日这番话,便是替他自己提前打下的一针预防针。

 

君子不问出处,这句是讲给旁人听的。

 

“天命有时”,则是讲给自己听的。

 

若父皇当年能名不正、言不顺却立了江山。

 

那我将来若有机缘,又何必在意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