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晋阳断联(第2页)

 

如果三家铺就能这般险象环生,那其余乡村是什么情况?

 

那里有没有藏着一两个“刘大哥”?

 

那里的青壮有没有被煽动、集结起来?

 

潞川现在整体是个什么情况?

 

晋阳现在……又是如何?

 

想到这里,赢高治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晋阳,乃是龙兴之地,并州治所,节度驻地。

 

更是整个河东道的枢纽重地。

 

西控关陇,东接中州,南连潞泽,北临代云,扼南北之咽喉,掌东西之门户。

 

府下辖十县,其地界宽广不下五百里,民户数以十万计,兵籍、徭役、商贾、仓储俱为重中之重,乃是武朝北疆粮草兵源的命脉所在。

 

甚至曾有“天下之财,半聚于此”的说法。

 

虽不尽准确,但足可见其地位。

 

而其人口,更是比潞川不知多出多少倍。

 

潞川全境不过十七乡四镇、五十余堡,合计不过十五万口上下。

 

其中良民不过五六余万,其余或为贱籍、或为徭户,青壮比例极不均衡。

 

而晋阳呢?

 

灾前有记可查的,户口七万八千户,实际在册人口逾三十五万。

 

可这只是静态数字。

 

到了年尾、灾年,就算再守规矩的州府,也绝不可能按实申报。

 

为了逃赋、躲徭、留口粮,各地实际“潜户”众多。

 

换言之,晋阳的真实人口,多则四十万,少说也在三十八万上下。

而这还只是城中。

 

晋阳下辖九乡七镇,另有坊市十八。

 

寒冬未至前,已有灾民成群结队,从山沟水洼往城边涌。

 

那时候还没下雪,最多就是秋收不济,百姓嘴上嚷几句“歉年”、“官仓不开”,但还不至于失控。

 

可眼下,是大雪。

 

连着封了十七日的天,厚雪没过膝,粮道全断,州府粮仓迟迟未启,城门大关之后,一粒粮都没往外发。

 

有人说,是城里官仓早就被挪作他用,没粮可发。

 

也有人说,是官府怕粮一开闸,就压不住局面。

 

这些话真假难辨。

 

但有一点,赢高治是知道的。

 

从三日之前开始,晋阳往潞川的驿路上,就已经收不到任何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