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
第830章 潞川现状(第2页)
周德昌闻言一怔。
显然没料到,李北玄一来就开口问的是这个。
他原以为李伯爷入署是要歇脚的,可这一句话,分明是要接手调度的架势啊!
不过周德昌到底是有些见识的,心思转得快。
片刻后,立即肃容回道:“启禀伯爷,潞川县原本文吏共二十七人,多出自本地世家书香之家,今仍在署内留守者仅十一人,余者非避雪失联,便是随队赈粮而出。”
“武役原定三队,总计一百一十二人。因灾情所迫,伤者二十,失联者七,实可调遣者约八十人上下,皆由我与县丞轮番统领。”
“至于民役……因常年徭薄,县中无常设役丁,多为事急而募。眼下共募得民夫一百三十七人,多用于抬粮、熬粥、掩埋尸首。”
“若论战力……不足。”
周德昌的表情有些尴尬。
李北玄却不置可否。
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道了一句:“知道了。”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赢高治却有点不解了。
忍不住开口问到:“就……只剩这些人?”
这不应该啊!
在他的印象里,潞川县虽不是什么重地,但好歹也是一县之地。
有乡有镇、有场有仓,设有县令、县丞、主簿、典吏,还有十余乡胥镇长。
更遑论,还有那些常年管账抄册的笔吏幕僚。
眼下,就算大雪封道,人丁凋零,再不济,也该留下一套班底维持秩序。
可眼下这周德昌却说,文吏不足半数,武役伤的伤、丢的丢,连县令都卧床不起?
衙署五进之地,竟真像个空壳一样!
赢高治一时有些无法接受。
而周德昌却苦笑了一下,低声道:“殿下有所不知……潞川县历年徭轻,赋薄,人丁虽有,但大多在册有名、实则不居。”
“平日里些许政事,俱靠几个家族世代支撑,本地豪强多有私力维持乡间秩序,县衙反倒只是个挂名发文的所在。”
“今年雪灾突至,乡间自顾不暇,宗族闭门自保,外援全断。官仓粮也少,大半赈粮还靠朝廷调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