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不招不行了(第2页)

 

“这些年,粮价涨了跌、跌了涨,他们都能靠屯粮赚上一笔。而这一次……本来是天赐良机。”

 

“雪灾来的猛,北地断了路,南粮进不来,灾民又涌得快,本是趁火打劫的好时候。”

 

“只要稳住仓口、看准时机,就能把这些人压得跪着买米,开口求粮。”

 

他说到这儿,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笑意。

 

“结果你们来了。”

 

“潞川一车车的粮,一袋袋地撒,就跟不要钱似的,街口施粥、棚中赈米,连冻死人的尸身都还没抬干净,官粥就已经下锅了。”

 

“所以他们开始怕了。”

 

“怕粮价压不住、怕钱赚不成、怕口碑崩了、怕你们把百姓全稳住,到时候再追查囤粮哄抬……那不就全完了?”

 

“所以他们才动了心思,让我挑起点事,让百姓信不过你们,最好闹起来。”

 

“只要一闹,就没人敢吃官粮。”

 

“到那时候,该求粮的还得求他们。”

 

“要是再能多饿死些人,那就更好了,我们就能把他们的土地都占下来,所以……我才找人去闹,最好是把百姓都赶走。”

 

崔光耀说到这里,似乎是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

 

而听到这里,赢高治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压抑的愤怒神色。

 

不仅是因为崔光耀供出的内容,更因为,这操作,太眼熟了。

 

崔光耀供出来的,晋阳发生的,不是个例。

也不是首例。

 

而是惯例。

 

早在武朝之前,甚至更早的王朝时代。

 

每逢天灾,便必有人发灾难财。

 

雪灾、旱灾、荒灾、蝗灾、洪灾……

 

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民间粮绝、秩序混乱、政权乏力,地方上的大户士绅,便会趁机而动。

 

他们拥有仓库,有渠道,有人手,有底气。

 

灾年不种田,专等田荒。

 

灾民弃地而逃,他们低价兼并。

 

朝廷赈济下不来,他们高价售粮。

 

官府无力维稳,他们便暗中豢养团勇、账房、说客。

 

一边稳定自家门前风雪,一边借乱吞人之田、夺人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