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万事皆可玄武门(第2页)

 

只要你问家长为啥,那答案只有一个。

 

玩手机玩的。

 

而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度,任何事的终极解释,就是玄武门。

 

荒灾,是玄武门。

 

兵灾,是玄武门。

 

河决口,是玄武门。

 

雪封山,是玄武门。

 

百姓不去想什么大气环流、不懂太阳黑子,不管地势不熟作物死绝,也不会研究贪官腐败、草野纵横。

 

他们只要知道一点。

咱们现在这皇帝,当年做了件不该做的事。

 

所以下雪也正常,饿死也合理,哪怕天上掉陨石砸死个人,也都在逻辑之中。

 

任何灾变,只要说一句“玄武门”,那就合理了。

 

所以,自从赢世民登基以来,这十来年中,每逢天有异象、地有不安,江湖上的传言里总是少不了那三个字。

 

玄武门。

 

一开始,朝廷还想封禁、还想澄清,后来干脆不管了。

 

因为太多了,根本禁不过来。

 

毕竟只要有旱灾、蝗灾、雪灾、瘟疫、流民、叛乱,都会有人跳出来说一句:“玄武门余孽未靖,天谴尚未平。”

 

甚至连寺庙里失火、窑厂里炸炉、城中水井枯涸这等地方琐事,也会有老妪抹着眼泪说:“那年若不是玄武门,也许这世道就不是这般苦了。”

 

于是久而久之,朝廷麻了,地方也麻了。

 

刘继恩也是麻的其中之一。

 

“……所以,我一开始也没当回事。”

 

刘继恩有些尴尬的继续道:“起初只以为是几个文痞在背后煽风点火,抓了几人,关了几天就放了。”

 

“可没想到,这种说法愈传愈烈,甚至开始变得……有组织。”

 

“有人印了传单,悄悄贴在各坊门口,有人把说书的请到茶馆里,讲前朝故事,借古讽今,借雪骂皇。”

 

“我下了狠手,抄了几家书肆,抓了几个说书人,甚至把东城口那座破庙的和尚全撵了,可……没用。”

 

“怎么禁都禁不完。”

 

刘继恩满脸苦涩的摇了摇头,“而就在这流言最盛的时候,城中百姓就开始流失。”

 

“不是死,也不是逃荒。就是……一个一个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