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
第934章 现在就该砍
崔仲琛的路线与李烈相反。
自南向北,一路疾行,目标明确直指晋阳。
这是崔家主动派出的第一使。
而在他的队伍后方,还有一支使团,带着信直上长安。
而信上的内容也很简单。
几行字就能概括。
清河崔氏知道晋阳的事儿了。
所以请求朝廷设立专门机构,由三法司查办此案。
若真有支系谋逆,自当依法从严。
但若无确证,务请晋王立即撤兵、停止追剿,并公开澄清崔氏之清誉。
简而言之一句话。
清河崔氏愿意面对问题,配合调查,展现诚意。
但绝不接受栽赃、污名,更不能接受屠族式的清算。
想杀人,拿证据来。
想泼脏水,不奉陪。
而这几封信,不仅内容讲究,时机也极为精妙。
他们没有等到李烈大军压境时,才出面喊别打。
因为那是被动。
是迫不得已。
是默认确有其事。
他们选择抢在刀落之前,就主动请愿调查。
这是“我们没问题”,“我们欢迎核查”,“我们不怕摊开讲道理”的姿态。
而这种姿态,一旦摆出,就等于昭告天下。
崔家不是被告,而是调停人。
他们不是等着认罪,而是要参与谈判。
不是你来砍我,而是咱们坐下来谈。
因为只要你肯讲理,就意味着刀暂时收了。
而只要刀收了,下一步就不是谁死谁活。
而是各退一步、以和为贵、皆大欢喜。
这是极高明的一手。
不是兵法,而是礼法。
因为崔家拿出了最擅长的东西。
正统话语权。
朝廷若接受谈判,那就等于承认崔氏仍是士林领袖之一。
有资格、有身份参与国事、定分止争。
而朝廷若不接受、坚持动兵。
那就变成了拒绝讲理、以力压人、不辨忠奸……
这样一来,恐怕不止崔家,连旁观的郑、卢、王几家,也要生出戒心。
原来名门百年,也可以不讲章法、一刀抹去?
你不杀则已,一杀就是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