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崔氏发难(第2页)
“这么大的动作,不怕士林分裂?”
“郑氏这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他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能看到局势剧烈震荡,却连个前因后果都没摸着。
一时间,心中越发焦躁不安。
有人连夜抄书信、问门生、请祭酒。
有人跑去朝中找关系打听消息。??,看°@:书~屋>%小¢u说?网· _?$更3?新3最|全$
甚至连京中几位尚书也被人堵了门,问得头疼不已。
可就在所有人都还迷茫的时候,崔氏的二连击,来了。
第三天,清河书院檄文横空出世。
第一篇:《斥逆·上》
言辞犀利,开篇即曰:
“荥阳郑氏,背纲常而行私欲,弃忠义而图逆谋,自以门第之高,可蒙世目,实则肆意妄为,罪在不赦。”
随即,将郑氏在晋阳所为逐条列出。
郑氏私募流民,聚众成伍,暗运兵械,沿道建仓。
郑氏纵使谣言,言天灾为人祸,惑乱民心,败坏纲常。
郑氏截流赈粮,劫夺驿车,以致饥者流离。
郑氏密谋,欲于晋阳举事,颠覆朝纲。
每一条罪状,言之凿凿,皆附出处、例证与证人。
而结尾一段更是掷地有声。
“昔曹魏篡汉,始于士林容默。东晋倾颓,毁于门第私恩。今日之郑氏,实为乱国之始、覆族之源!”
“士人若不先讨之,来日,谁能独善其身?”
这篇檄文一出,震动四方。
才子怒喝,清流悲呼。
就连平日里不问政事的老学人,也被惊动出门。
坐在书院长廊上,闭眼默读,再三叹息。
第四天,清河书院又发第二篇:《斥逆·下》。
而这篇檄文的言辞,则更加狠辣。
直接点名了郑氏家主郑怀仁。
说他徒有士族皮相,实为山林贼寇之心。
从青年时便有悖论逆语、疑君非忠之迹。
甚至连郑氏门下几位知名清议人物,也被一并捎带进去。
说他们用笔为刀,为郑氏张目,是为文贼。
此篇一出,士林炸了。
有郑氏门生连夜上书反驳,可书还未送出,所属书院便被士子封门。
有学者试图为郑怀仁辩护,却被门下学生围堵痛骂,称其卖身求荣,败坏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