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存亡大于一切

 五姓七望,是这个天下里最特殊的一撮人。¤`*狐?恋}1)文@学¢- )?·已`/)发?布+*最?新]章2,节ea

 清河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博陵卢氏、陇西赢氏,外加几家势力稍弱却同样根深蒂固的世族,几乎盘根错节于数百年士林之中。

 无论在朝堂,还是在地方,甚至在书院、贡院、乡学,都有他们的影子。

 哪怕到了武朝,皇权极盛之时,面对这些门阀,也从来不曾真正硬碰硬。

 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几户家族。

 他们背后,是千百年积累下的学统、族产、门生、布衣官僚。

 还有无数在朝为官、在野着述、在学馆教书的族人。

 所以,哪怕郑氏公开宣告造反,朝廷也绝不会像对待一般的逆党那样,一刀砍下去。

 因为那一刀下去,崩的不是一枝,是整棵树。

 是一棵从汉魏绵延至今、深扎在中原士林的参天古木。

 而朝廷忌惮的,也不只是他们的财富和门第。

 更多的,是这种士林共认的根基。

 而世家门阀,之所以能屹立至今,靠的就是这种“我们是天下读书人代表”的名分。

 一旦朝廷真要拔掉他们,那士林会震荡,书院会生变,贡院会掀起风浪。

 有多少人会写诗,写文?

 哭着骂着,说皇帝失道?

 那是一个连皇权都不愿面对的麻烦。?k!e~k`a+n/s\h?u~.·c¢o`m?

 正因如此,五姓七望才有那份底气。

 哪怕朝廷暗地里恨得牙痒,也只能三分忌惮。

 所以现在,朝廷不会立刻把郑氏连根拔起,不会因为一纸檄文,就把整个荥阳郑氏当作逆党屠戮。

 但是……

 晋阳的事情,需要有一个交代。

 哪怕再忌惮,哪怕再不敢轻举妄动,朝廷也不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朝堂必须给出态度,必须让天下人看到一个说法。

 哪怕是五姓七望之一。

 哪怕盘根错节、枝叶繁茂。

 哪怕千百年来站在士林最中央。

 晋阳那件事,也不能就这么糊弄过去。

 因为这是朝廷的脸面。

 朝廷可以不动手,但不能不表态。

 可以不流血,但不能不问罪。

 士林需要一个台阶,崔氏打出的檄文需要一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