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郑家衰败(第2页)
意思也就是说,别勾八瞎想,跟你们没关系。
而这话一出,那些还在家里发抖的士人,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原来,朝廷这一轮动作,真正的矛头,始终对准的只有郑家。
他不是要大开杀戒,更不是要把朝堂变成屠宰场。
只是要郑家,而已。-d^a¢n!g`k_a′n~s-h\u^.`c¢o?m`
而其余人,赢世民并不打算追究。
毕竟朝堂终归需要人办事。
就算门阀士族再让人厌恶,他们培养出来的士人、吏才、基层官僚、编修史官……
依旧是目前武国的运转骨架。
而士族之间盘根错节,真要刨根问底,纠缠到底,那不就等于抽掉了半个国家的根基?
更何况,眼下蓝田一线刚刚开局。
新政推行、技术兴革、制度调整,哪一项不要人手?
哪一项不要朝中协调?
真正懂规章、精事务、有操盘能力的,终归还是这些被旧士族培养出来的精英分子。
他可以不用他们做主导,但至少还得用他们打杂。
所以,这一次的风暴,来得快,止得也快。
当人们终于意识到,皇帝并不准备扩大事态。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有意止住风头后。
整座朝堂,才终于缓缓从惶恐中平静下来。
那些烧信的、逃回乡下的、夜夜求签的,终于开始重新走出家门,开始小心翼翼地恢复往常朝贺、赴宴、进讲等日常。
…………
然而另一边,郑氏的命运,却已不可挽回。
六月二十五日。
郑氏家主郑怀仁,向赢世民递上了一封极短的谢恩折。
言称“郑氏教训不严,子弟不肖。
蒙圣明不杀之恩,愿归乡自省,不敢复有他图。
叩谢天恩。”
没有辩解,没有求情。
没有为子侄脱罪的悲声哀告,也没有托人走门路说情。
整封谢恩折,字字低调,行行认命。
就连三阁老看过之后,都忍不住私下里说了一句:“郑家……这次是真塌了。”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郑家的名字,逐渐从中书、门下、吏部、礼部、国子监、鸿胪寺等各类名册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