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你是来炫富的?(第2页)
好话说出反话的效果,他算是炉火纯青了。
于是赢世民懒得跟他耍嘴皮子。
手指在案上轻轻一叩:“又问你一遍,你来干嘛?”
“两个事。”
见赢世民有些不耐烦了,李北玄立刻正色。
举起两根手指头道:“一来,打听打听老安国公的案子,如今进行到哪一步了,二来,聊聊吐蕃互市。”
听到第一句话时,赢世民还没什么表情。
但听到第二句话后,赢世民的眼神“唰”地一冷。
随后,冷冷的斜李北玄一眼,嘲道:“好家伙,收了钱就真办事?昨晚收的,今儿就替人说情来了?你是吐蕃的狗?”
“陛下冤我!”李北玄连连摆手:“吐蕃算鸡毛啊,还配让我给他们当狗?我不是来给他们说情的,只是……有点纳闷。”
赢世民盯住他,“纳闷什么?”
李北玄摸了摸下巴,整理了一下思绪。
从昨晚开箱之后,李北玄就感觉不对劲了。
因为葛尔东赞送来的礼,太重了。
这“重”,不是对于李北玄而言的,而是对于吐蕃来说的。
按理说,吐蕃虽大,矿也不缺。
可它的经济结构,本质仍是以部落游牧为骨架。
牧场、贡赋、战利与封赏决定流转。
市易虽有,却多在驿站、关口、寺院与驿堡一线的点状集市,远没到国中处处用钱的程度。
大量交易靠物物交换,盐、茶、布、酒、马、皮张、酥油,如此循环。
而“穷”这个字,在簿册上不一定显眼,但在货币层面格外扎眼。
吐蕃地盘不比武朝小,资源、人口、兵力都不缺。
可因为币制不统一、金银流通不足、信用体系稀薄,它缺的是“把东西变成随处可用的购买力”的能力,缺的是稳定而广阔的变现渠道。
所以放在武朝记账的尺度里,吐蕃其实很穷。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货币层面先天不足的对手,一口气砸出足有一百万两白银的厚礼给他李北玄。
而这还只是来他这边的。
以吐蕃此番求互市的急切,给晋王赢高治那边送的,绝不会比他的少。
两路同时压上重注,几乎是砸锅卖铁地要把通商互市给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