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师徒情分断绝

 赢高明听到“万民之太子”几个字,忽然笑了。

 但这笑,不是愉悦,不是解脱。

 而是一种看透世情、失望到极致后的冷笑。

 因为张朴的话,句句端正,字字冠冕。

 可听在他耳里,却像一张冰冷的纸,平整、干燥,却没有一丝温度。

 那是典型的场面话。

 不带情感,不带立场,不带真正的关切,只是立在师者、官员、东宫长辈的身份上,用最无懈可击、最不惹祸的措辞,把一切搪过去。

 按照名分,张朴是他的少傅,是他自七岁入东宫起,日日教诲、伴读督课的师父。

 在这个时代,师父与父亲,本该是相差无几的分量。

 君臣有别,父子有亲。

 而师徒之间,不仅有礼法,更有情义。

 一个少傅若真心护着东宫,甚至能在危急时,为太子挡刀、担罪。

 史上并非没有这样的例子。

 可张朴呢?

 他劝的不是“我信你、我护你”,也不是“你若护他,我便护你”。

 他只是端起一副教化的面孔,说太子是万民之太子,说你怎能妄自菲薄,说天下绝不止此一人对你好。

 这些话……很稳,很安全。

 它们不会被人揪出错处,不会落下把柄,不会让张朴自己陷进泥淖。

 可正因如此,它们也是空的、轻的、虚的。

 这种话,不是对某个孩子说的,而是对任何一个“太子”都可以说的。

 不是对“赢高明”说的,而是对一个抽象的“储君”说的。

 赢高明在这一刻,彻底明白。

 这个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师父,哪怕教了自己十几年,哪怕曾在自己年少时握着手教字、在深夜替自己批卷,却终究……不是真的和自己站在一条绳上。

 如果张朴真心护他,真心站在他这边,他不会说这些虚无的训诫,而是会为他设路,会替他担责,会……想办法,哪怕一丝办法。

 可没有。

 他只有冷冰冰的忠君之道,只有不容僭越的礼法,只有一腔“太子该如何”的大道理。

 而不是赢高明该如何活下去。

 这一刻,赢高明胸腔的最后一丝温度,连同最后的希冀,一并冷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