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
第1076章 无情和任性(第3页)
泪水滴落在那份东宫起居录上,将“杀子如屠狗”几个字晕成一片墨色。
常涂悄悄抬头,看着那一幕,忽然觉得,这世上最可怜的人,不是失势的臣子,不是穷苦的百姓,而是坐在这龙椅上的人。
因为他可以拥有天下,却永远失去最简单的东西。
父子之间,纯粹的信任。
殿中烛火摇曳,映出赢世民泪痕斑斑的面容。
此刻的赢世民,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苍老。
意气风发的中年帝王,此刻竟露出几分迟暮。
“……朕,到底错在哪儿了?”
赢世民喃喃自问。
眼神,逐渐从悲伤变得怀疑。
而那怀疑只出现了一瞬,随后就变成了一股令人心头发冷的愤怒。
极度的悲伤,会让人沉下去。
可对某些人来说,沉下去的尽头,并不是平静,而是反弹。
反弹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愤怒。
赢世民正是这种人。
那种愤怒,不是冲动的暴躁,而是一种带着秩序感的、锋刃森冷的怒火。
它就像一把刀,一旦抽出鞘,就必然劈向某个明确的方向。
对别人而言,悲伤还可能带来反思,带来对自身的质问与忏悔。
但对赢世民不会。
因为他是皇帝,是金口玉言、乾纲独断的至尊。
而“乾纲独断”,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先决条件。
不能认错。
认错,就等于告诉天下,他的判断有可能不稳,他的威严有可能动摇。
这是帝王制度里最致命的信号。
只要承认一次,后面就会有人反复用这一点试探、施压、蚕食。
赢世民极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自登基以来,从未在公开或私下场合,承认过自己的重大错误。
无论在朝堂上、军中,还是在后宫里。
哪怕心里有一瞬的动摇,他也会用别的方式掩盖过去,让别人看不到那丝裂缝。
赢世民从来不会认错。
何况,他打心底,也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