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凡有新器,必伴随新乱(第3页)

史书上写得清楚,汉武帝晚年几乎被税赋压得透不过气。

再比如,隋炀帝开大运河。

大运河千年受益不假,可当年役使的百姓,死伤无数。

劳役繁重,怨气积聚,终成隋末天下大乱的导火索。

亦或者,是魏晋以来的屯田制。

屯田制,原本是解决军粮问题的好法子。

可一旦推行,士兵既当农夫,又当兵卒。

战时无人可战,农时无人可耕,反而弄得两头都荒。

想到这些例子,赢世民心里一震。

他抬起头,盯着李北玄,目光第一次真正带上了几分凝重:“人和,你的意思是,这蒸汽机若大规模推行,未必是纯粹的利,反倒会衍生新的祸患?”

李北玄缓缓点头:“正是。”

赢世民沉默了。

忍不住回忆起昨夜收到的奏报。

蓝田工坊彻夜不熄,炉火通明,数十学子与工匠在那铁皮飞轮前欢呼雀跃。

当时赢世民听说此事后,兴奋到不能自抑。

那时的他,本以为那是国之幸事,是富国强兵的起点。

可现在细一想,背后潜藏的风险,确实不容忽视。

而且,帝王的直觉还告诉赢世民。

若这东西真能推动天下的生产力,那势必会打破旧有的秩序。

比如工坊。

原本织布靠女工一梭一梭慢慢织,纺车靠手摇。

可若有了蒸汽机,数十人之力,可由一台铁疙瘩取代。

那这些女工,要如何安置?

再比如兵甲。

若铁匠铺不再靠人力打铁,而是靠蒸汽锤昼夜不停地砸铁,兵器产量必然激增。

那军备要如何调控?

若军阀、节度使各自掌握工坊,他们会不会反过来仗恃武器造反?

再比如赋税。

若煤炭成为根本,国库如何分配?

矿井之利要归谁?

官府?

士族?

还是百姓?

一旦分配不公,矛盾必然激化。

赢世民想到这里,眼神终于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