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
第1187章 掌控大局(第2页)
这是个极其微妙的提议。
毕竟,若她直接以监国之尊,强令三阁老执行其批复,众人或许会心中不快,却也无话可说。
可她却主动示弱,甚至主动说出了“请三位阁老审阅”这种话。
若往好处说,可以说赢丽质是谦逊,是有容,是知轻重、有分寸。
可若往坏了说,便是优柔寡断,不敢独断。
毕竟按理说,三阁老就算再尊贵,也始终是臣子。
君批臣行,天经地义。
哪有把御批交给臣子覆阅的道理?
这种事,若换个时局紧张的朝代,立刻就能被揪出来,当成君弱臣强的证据。
而赢丽质,也不免给人落下一个懦弱的形象。
想到这里,房如晦抬眼看她,淡淡道:“公主此举,恐惹人议论。”
然而,赢丽质却毫不迟疑地答道:“三位阁老皆是朝堂柱石,常中书更是父皇旧臣。我初掌延英,若有不当,容我慢慢磨合。”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不卑不亢。
既没有自贬身份,也没有推责于人,更没有将三阁老捧得高不可攀。
只是实实在在地,说出了一个新执政者应有的姿态。
而听完这番话,三阁老的眉头不由得舒缓了一些。
于是张子房轻轻点头,道:“既如此,我等便先阅公主所批,若无异议,自当照章施行。”
房如晦也慢慢应道:“亦好。”
杜玄龄原本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沉声答应。
接过了由常涂送来的折子。
那是一份来自西南的奏折,边军驻地遭遇连日暴雨,请求朝廷拨粮十万石。
按惯例,若是赶上灾情,兵部多半会推给户部。
而户部又要盘点库存,吏部要核算开支。
三衙六部你推我搡,一来一回,少说半个月才能定下来。
可赢丽质的批复,却称得上简明扼要。
“西南雨情,确实凶险,可按旧制调粮十万石,由吏部照拨,限旬日内运抵边军。”
短短数语,直中要害。
既承认了灾情,给出了拨粮数量,又限定了时限,避免各衙门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