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文成公主

第226章 改变河西教育历史走向的,小人物警察冯大田(第2页)

 我看了人大,政协委员的调研报告,这种现象基本上杜绝了。

 祁市长,那是他们把偶然性看成了必然性,把必然性当成了偶然性。

 一个孩子在村里上了一年学,又有学习潜力,然后到县城上学,考上了清华或者北大就大肆宣传。

 而对那些没有潜力的孩子,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所以调研报告里无法真实的反映西河县的教育现状。

 你说的是真实的吗?

 祁连雪又反问西河县民政局长刘世杰。

 祁市长,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

 县长何惠民知道纸里包不住火,他就轻描淡写,说出了西河县的部分教育现状。

 祁市长,我是民政局长,是扶贫的,知道西河县的现状。

 像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西河县恐怕也有三百多。

 金城市长祁连雪呆坐在沙发上,误人子弟啊。

 他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说:“何县长,刘局长你们到西河县,把这些失学的孩子第一手资料拿来,我和吴书记商量一下,要在金城市开一个内部通报会,着手解决这些孩子的入学问题。

 我们不能学涸辙之鲋,干涸的车辙里鲫鱼处境困难,急待水源来救。

 我们只要一碗水,孩子上学是个大事情,我们一定要尽力而为。

 县长何惠民,民政局长刘世杰对西河县失学孩子的汇报。

 特别是民政局长刘世杰的汇报,如一声惊雷,并非极个别孩子上不起学,而是几百个这样的孩子。

 此刻市长祁连雪不为政绩,也不为升官,内心的悲悯与善良油然而生。

 市长祁连雪也曾经贫困,还是小叔祁润岩,送的那一袋面粉,才让他有了今天。

 同情和爱缠绕在市长祁连雪的心里。

 “不能学涸辙之鲋。”

 哎……市长祁连雪长叹一口气。

 祁连雪内心的那种激情迸发了。他和市委书记吴明英沟通了。

 就是那一袋面粉,让祁连雪无法抗拒的心灵包袱要卸下来。

 他已经是市长了,像他这样的孩子还会有多少呢?

 他有这个能力,他想卸下心灵的一个包袱,还原过去,报答善良。

 在金城市八一宾馆门前,黑色的奥迪车下来了三个人。

 一个是西河县长何惠民,一个就是大家熟悉的民政局长刘世杰,还有一个小警察穿着警服。

 他在有大领导出现的场合,很少露面,壮实的身材。

 这名警察还有点拘谨,他用手拽拽警服的衣角,把帽檐扶正,手头夹着资料。

 这名警察就是西河县双桥镇城关区派出所长冯大田。

 县长何惠民叮嘱派出所长冯大田:“老冯,到了现场你不要慌,要实话实说你执法的过程,有什么责任我承担”。

 “你大胆如实说就行了,其他事情有我扛着”。民政局长刘世杰也在鼓励冯大田。

 县长何惠民,民政局长刘世杰进入八一宾馆会议大厅,派出所长冯大田跟随而入,才发现气氛不对。

 八一宾馆大厅里都是一些领导,和国营大企业老总,还有着名的民营企业家,以及在金城市有声望的一些个体老板……

 祁市长。

 县长何惠民和祁连雪打招呼。

 这是吴书记,祁连雪向大家介绍。

 派出所长冯大田偷眼瞅了一下这个女书记,内敛含蓄,带着白色的眼镜,短发,黑色的西装,配着纯白的衬衣。

 书记吴明英有强大的气场。

 西河县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三百多孩子没有学费,也不向市委汇报,市委书记吴明英显然不高兴。

 县长何惠民赶紧说:“吴书记我们工作有失误······”

 当然他也知道,金城市把这个问题摆在首要,无形中就是对县长何惠民工作的肯定。

 身在官场,要么被裹挟,要么卷入,要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入旋涡。

 那个人还埋怨工作失误呢?

 八一宾馆大厅早已布置好,其中台面上坐着市委书记吴明英,市长祁连雪,政协主席高东方,主管文、教、卫的副市长张民生,人大副主席邓旭一行坐在主席台上。

 八一宾馆大厅里,都是金城市头面人物,有国营大企业宇宙公司。

 被称为戈壁公司的一颗明珠,副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韩亮。

 浙江驻金城市商会会长苏晓冉,金城市工商银行行长潘雨天,金城市工商局私营联合会主席刘向东,地质部驻金城市518地质大队队长陈兴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