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时空墨兰清雅

第70章 改邪归正的村妇(八)(第3页)

 

 然后,她领着孩子们去了侧面的耳房看了一看,发现格局和正房其实都差不多。
 

 只不过这三间耳房里好像没有住过人,里面都是空的。
 

 现在孩子们还小,耳房也就暂时空着,他们娘四个还是住在正房里。
 

 清雅和小花一个房间,大宝二宝睡在另一个房间。
 

 转了一圈看,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今天还是要回到大杨村的。
 

 因为他们的户籍还在大杨村,需要从村里迁到县城。
 

 她刚刚和那个小二哥牙人问过了,现在从村庄里迁到县城里。
 

 每个成年人需交纳50两银子,每个孩子需要交纳25两银子,这个叫迁移费。
 

 清雅曾看过古史,她知道这个迁移费是有历史记载,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唐朝。
 

 当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许多人开始向中原地区迁移。
 

 为了加强政府对人口的管制和统计,唐朝官府开始规定迁徙户籍需交纳一定的费用,即迁费令。
 

 迁费令在古代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古时候控制人口流动和管理民生的手段之一。
 

 在当时,迁徙是需要遵循官府法规的,也就是说在迁移时必须缴纳迁移费,否则就会受到处罚。
 

 当然,迁费令也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一些流动人口滥用社会福利等问题。
 

 现在的迁移费比买一所房子还贵,所以,住在村里的村民很少有人迁移到县城里住的。
 

 可清雅既然决定要住在县城,这笔钱就必须要花的。
 

 清雅50两,三个孩子一共75两,加一起就是125两。
 

 她得先回去跟村长说,还要把那三间小破茅草房卖掉,或者是送给谁?
 

 想到这里,清雅看看天色不早了,把今天买的东西都放到了正房里。
 

 等到明天过来的时候再收拾,便领着孩子们出了院儿,把门锁好,返回了大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