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分为二后三国(第2页)

 如果明知不对而不谏不争,皇帝出巡不陪同,没事的时候就忙着争宠,有危难的时候就逃窜,你作为大臣的志节在哪里呢?”

 众大臣惶恐不安。

 只有辛雄辩称:

 “皇上从来信任亲近斛斯椿等人,我们从没有参与谋划商议;

 等到皇上要西行,我们要是立即追随而去,又会被视作奸佞之党;

 留下来等待高王您,又因为没有跟随皇上而被责备。

 我们处于这样的进退两难之境,不能自委沟壑,实为惭负。”

 高欢又斥责他们说道:

 “你们身居纳言这样的高位,应当以自身报效国家,却不能尽忠,反而依附谄媚奸佞之人。

 没听说你们进谏过一句话,使得皇帝最终西去,国家大乱,罪欲何归!”

 于是诛杀了辛雄、崔孝芬等人。

 而后留下元亶为大司马暂时主持朝政,自己则率军西进前往弘农。

 元修沿着黄河行进,看着滚滚东流的黄河水不禁感慨:

 “孔夫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条大河,水势往东流走,而朕却被迫逆向而行,如果得上天保佑,朕能有机会重回洛阳,亲自去我皇陵宗庙祭祀,向祖宗们请罪,那可全是仰仗你们的功劳!”

 说话时声音哽咽,他身边的元明月、官员和随从们听后无不落泪。

 众人一路奔波疲惫,缺少衣食,想喝饮水也十分困难,所有人都坚持着缓步前行。

 直到到达湖县之后,才有村民向元修献上食物,虽是粗茶淡饭,可一路饥肠辘辘的达官贵人也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到达稠桑时,潼关大都督毛鸿宾向元修献酒食,跟从元修西迁的一行人才有了衣食。

 元修到了长安之后,宇文泰、王思政携诸将奉迎元修随行人马,元修方才解高欢之围。

 宇文泰向元修跪拜道:

 “皇上受苦了,是臣的罪过没能制贼,害陛下您颠沛流离!”

 元修扶起宇文泰并说道:

 “将军是大魏的忠臣,是朕失德才致天下大乱,以后国家社稷就交给您了!”

 之后便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同时宇文泰与冯翊长公主完婚,被封驸马都尉!

 高欢一路西行,拿下潼关擒拿鸿宾,随后龙门都督薛崇礼投降。

 且一直给元修递交奏折劝其东还从出兵以来接近四十来封。

 而一直观望的贺拔胜,晓皇帝西迁之后便撤回了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