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一改常态为扩户(第2页)

 都言我忘恩负义,不想我亦是有苦难言。

 古往今来,贪之一字,百姓何其痛恶,

 只因这贪字吮的是他们的血肉啊,其中的贝字乃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财富啊。

 百姓恶,则乱世起,况且如今本就天下未定。

 又如何能纵得了这贪?又如何遏不得这恶?

 父王向来情重,只要朝中众人,都能及时改正悔过,亦有机会再为重用。

 不知太保,与司徒公,亦作此想否?”

 高隆之与孙腾听闻,心中稍安,连忙点头,齐声说道

 “世子所言甚是!”

 高澄闻言一笑,

 “二位叔伯,既能理解,我也就欣慰了。”

 接着才引入正题。

 “如今叫二位叔伯前来,便是有一重要之事相托!”

 二人见高澄终于提及正事,赶忙坐直身子,全神贯注地望向高澄。

 高澄先拿起两叠文书,分别递给他们,随后神色严肃,侃侃而谈。

 “自六镇之乱,如今又东西分治,百姓因战事纷扰,不得不四散逃亡。

 尤其是两境沿线,以及河南一带,百姓安定者少,流亡者众,分别流散至河东河北诸州。

 流民无户,多数又被地主豪强所控,沦为奴隶私兵。

 从仲密叛逃之后,父王已在各州巡视,先后掌握了大致的流民情况,皆记录于此文书之中。

 粗统便有五十万众以上,此数庞大,朝堂不得不重视。

 我如今所托之事,便是这流民扩户的之事!

 朝廷会委派兵力给二位叔伯,以前往诸州,为流民编户,置分田产,重新核定各州租调基数。

 其中流民论为私兵者,便以诏充公。

 河北一代的豪强门阀,乡党氏族,擅养私兵者甚众,二位叔伯,亦当好好与之周旋。

 若遇负隅顽抗者,则以欺君谋逆之罪处之,切莫心慈手软。 ”

 高澄越往后说,越发严肃,说到最后一句,言语之调更是狠厉。

 “司徒公,昔日你曾上表撤裁私兵之事,当知之中厉害之处。

 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大魏的能臣,将此重任托付于你们二位,我才会放心!”

 高澄没有征询他们的意见,说完以后就静静地等着二人的回复

 高隆之率先打破沉默,站起身来,双手抱拳,语气坚定

 “既为朝廷命官,大将军委任扩户之事,下官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