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候景获信生自危(第2页)

 “你是候景?!”

 话音刚落,冰凉的刀刃已抵上咽喉。

 “既知是河南王,还不从实招来!你本该在北地为俘,为何出现在寿阳?!”

 侯景控制寿阳候,就派人暗中盯着寿阳各贵府邸,有人认出了前省事夏侯僧辩进入贞阳候府邸,就将此事禀报给他。

 “我......我为贞阳侯送信,送信给梁主!”

 侯景闻言,身子猛然前倾:“送何信?!”

 “是......是魏大将军授意,命贞阳候写信陛下,说是.....说是只要两国重新通好,就......送贞阳候归国,还有,还有河南王您家属也一并送入梁国!”

 候景怒极起身:“高澄竖子.......”

 拖着跛足就要往外走,王伟急急追上。

 “主上,此人如何处置?!”

 “杀了!”

 “不可,杀他无济于事,如今我们刚入梁国,根基不稳,当务之急,应当速速上书梁主,陈述忠心。另外更换答书,阻止两国议和!

 若杀此人,只怕陛下反要疑心主公,为讨好高澄而降罪于您啊!”

 侯景跛足一顿,沉吟片刻:“好,此事交由你办!”

 于是王伟写下奏书上启,大意:

 “高氏心怀鸠毒,人心不服。高澄嗣恶,灭亡将近。

 如今侥幸取得一胜,只会使其野心更甚。

 若他真的行合天心,又怎会急急奉璧求和?

 不过是秦兵扼其喉,胡骑迫其背,才以好言厚币求安。

 臣闻‘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何惜高澄一竖子,弃亿兆民心?

 魏强时陛下尚伐而取之,及其弱反而顾虑和之?

 昔伍相奔吴,楚邦卒灭;陈平去项,刘氏用兴。

 高澄实意不过为图除患,若臣死有益,万殒无辞。唯恐千载,有秽良史。”

 另外写了书信给朱异,再奉三百两金。朱异只收受了饷金,但看到候景的上书,却扣了下来,并未通报给萧衍。

 高澄已经有些日子没到东柏堂了。

 那天以后,兰京才知道他闯入的那房间,是秦姝往常居住的闺阁。

 难怪高澄会在其中黯然垂泪。

 庭院里新漆的白墙格外刺目,天井中横斜的桃枝已冒出点点花苞,在斑驳的光影间若隐若现。

 兰京总是目光漫无目的地从东墙游移到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