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畏手畏脚何成事(第2页)

 

“如今众人皆劝大将军受齐王之爵,此举岂非误他?我已向大将军陈明其中利害。”

 

谁都明白,一旦受此殊荣,高澄离代魏自立,便只差最后一步了。

 

魏收不免疑惑:“元康一向深得大将军器重,为何竟觉得此时受爵不妥?”

 

陈元康摇头苦笑:“若依朝命设齐官,元康或可官至黄门郎。只是眼下......还不到时机啊。

 

大将军嗣业两年来,国家战事连年,河南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如今观颍川之势,黑獭本无意救援王思政,可一旦将军受诏称尊,情势便截然不同了。

 

先王在世,尚且与黑獭东西对峙十几年。

 

如今侯景叛入梁国称雄,绍宗刚崭露头角却......骤然陨落;当初追黑獭时只有相乐与丰生主张追敌,可丰生也去了......

 

眼下国家兵众虽强过西贼,但领兵之将实难与西抗衡啊。

 
 

若黑獭举国来犯,未必可挡,更恐牵动......”

 

说到此处,陈元康自觉失言,收住话头,只淡淡道:“罢了。大将军若听得进便听,若听不进......也只能由他。”

 

在陈元康眼中,除非高澄崛起军事之能,这也是他力劝高澄征讨颍川的一个原因。

 

可若急急走上登基流程,困于宫阙,只怕将来再难有机会统一东西了。

 

他说的是实在话,在魏收耳中,却听出了党争之音。

 

两人分别之后,魏收随即返城,寻到尚书都堂,将陈元康所言一字不落地禀报给了高澄。

 

高澄其实没有昨夜的气性,此时只是微微叹了口气,有些话他觉得陈元康说得没错,但他却不喜听自己与父亲不如黑獭的言论。

 

可乱世之国,比的确实就是军事实力,他亦没办法去否定。

 

只听崔暹一旁进言:“长猷虽有才能,然其德行人品实不堪大用......

 

他常借职务之便受贿索物!更与祖珽之流私交甚密、往来不绝。

 

下官劝大将军,用人非唯才居位,亦须德配其位!”

 

崔暹只觉辅佐高澄十几年,却不及这两年的陈元康在他心中地位,不免生妒。

 

高澄垂眸不语。他向来主张清廉为政,大力宣扬肃贪反腐。

 

陈元康私下收受金银之事,他并非毫不知情,只是以往选择故作不知。

 

然而细想之下,若将来陈元康因功跻身高位,此时的纵容只会助长其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