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骑虎难下三人宴(第3页)

 

“来,满饮此觞!”

 

“……消难兄。”

 

高德政这一声唤,司马消难方才回神,忙举觞相应,几人一同对饮。

 

仰头一饮而尽后,司命消难目光又不由自主投向高德政。

 

只见他面色如常,甚至带着几分闲适,慢条斯理地再次为三人斟满酒,又挥手屏退妓乐。

 

仿佛这不过是场再寻常不过的交际。

 

此时高德政抬眼看向司马消难,四目相对不过一瞬,消难便忙垂眸避开。

 

高德政含笑温言:“消难兄似乎心神不宁?莫非是敝处酒菜,不合胃口?”

 

“非也,非也!”

 

“那是?”

 

司马消难尚未答话,燕子献已抢先笑道:

 

“只是方才我正与他谈论些古今兴替的旧事,想必是消难兄此时心头仍在思虑,一时出神了。”

 

高德政“哦”了一声,身体微微前倾,显出感兴趣的样子:

 

“是何古今兴替的旧事能扰消难兄如此?你我为日日相见的同僚,不妨说来听听?”

 

司命消难再难退避,深吸一口气:“不过是想起昔日韩信之功,未免有些物伤其类......”

 

“哦!”

 

高德政闻言,脸上的闲适稍稍敛了些,碾这酒觞耳,沉吟片刻,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问道:

 

“消难兄所谓‘物伤其类’......是因大将军而起?”

 

这一问直指核心,司马消难心中一凛,不再说话。

 

燕子献却接话:“大将军治下,先有仲密逃,再有侯景叛,兔死狐悲,在所难免!”

 

“不过我观太原公坐镇邺城两年,虽默然不语,倒是事事皆处置得宜,想必皆耐士贞之功!”

 

高德政连连摆手:“非也,非也!”

 

“太原公自是沉稳持重,大智若愚,与士贞并无干系!”

 

这句话无非点明,高洋乃韬光养晦。

 

“至于兔死狐悲之论,其根源仍在于主上。

 

若主上轻狂,难免会忌惮有功之臣;可若主上本持重,又怎致功臣寒心?

 

昔刘邦虽以雄略得天下,而光武实凭大义安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