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既已知谋抽身难(第2页)

 

“呵!”司马子如一声冷笑:“消难莫非忘了高乾邕?!”

 

司命消难面色骤然沉下:“父亲,那该如何是好?”

 

“脚踏两船,终是取祸之道,绝非智者所为啊!”

 

司马子如缓缓搁下毛笔,两指拈起宣纸一角,目光掠过字间笔势,在那点晕开的墨痕上微微一顿。

 

说话声音渐沉:

 

“你如今既然已经知晓太原公所谋,便已入局,就再难抽身了。”

 

随即冷笑一声,“高德政那只老狐狸,特意让你回来与我商议,分明是要将整个司马家都拖入这潭浑水之中!”

 

“父亲?!”消难闻言一震,当即跪倒在地,“……是儿行事不周!”

 

司马子如放下宣纸,长叹一声,语气缓和下来:“起来吧,消难!”

 

“高洋虽身在颍川,可这既有此心,想必这两年没少在邺城暗中布置。

 

且眼下确实是最好的时机,高澄若颍川取胜而归,必定志得意满,疏于防备。

 

此时夺取兄基,未必没有胜算!”

 

“那......父亲的意思是......我们应投向高洋?”

 

“如今不是我们择主,而是高洋选择了我们!”

 

消难疑惑望着父亲。

 

“按理说,这等密谋,本应是知道的人愈少愈好,他却特意将你牵扯进来......”

 

“必是有所图谋的!”


 

“他们所图为何?我们如今又无兵无权的?”

 

“呵呵,消难,你就这般轻看了为父?”

 

司马消难惭愧垂下头。

 

司马子如叹出长长一口气,只道:“也罢,我们如今也确实无兵无权,在朝廷也只是空担虚职,正因如此,又何所顾虑呢?

 

既如此,还不如放手一搏!”

 

纵然是冒险,他们仍然不希望来日之主是高澄,纵然袖手旁观看似最保险,但司马子如只晓得,若高洋有朝一日真能成事,也必定会事后追究今日的袖手旁观。

 

......

 

颍川前线,小暑这日迎来了倾盆大雨,高澄杵在营地高处,目光沉沉地望着远处的大堰。

 

同一时刻,长社城头,王思政也正凝神注视那道水坝。

 

他们,一人心中祈愿大堰稳固不倒,一人却盼大坝溃决崩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