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吾欲仁,斯仁至矣(第2页)


 “他提出来了与匈奴和亲之事,其实乃是秦国治理之策,对大秦亦有好处,诸位无需入朝为官,亦不是与大秦为敌,为南越细作,仅需凭借着昔日的声名,足以去劝说秦帝一番。”


 几人顿时瞪大了眼睛,满是怒气。


 正在开口的这人,正是南越来使。


 要他们去劝说秦帝,影响大秦国策,这和让他们去入朝为官有什么区别?


 他们本就是一群对大秦失望透顶的人,隐居多年。


 只是,赵佗同样是名士,与他们关系熟络,曾经救过他们。


 当赵佗派人来求助他们的时候,救命之恩,让他们无法直接说出拒绝的话。


 就一直拖着对方。


 可是,这位来使,亦有些坐不住了,图穷匕见啊。


 挟恩图报,并非君子所为。


 这来使显然是已经非常焦灼了。


 东园公长叹一声,扫视着众人:“诸位,你们怎么想的?”


 “拖了这么久,总是该给个准信。”


 众人又沉默起来。


 他们是隐士,却不代表着对外面的世界,完全不在乎,名士的号召力还在,而且越隐名声越大。


 这些年来,秦国风云转变,直到当今秦帝再造乾坤,他们都是知道的,甚至是早有心神波动!


 不一样了,当今秦帝完全不一样了。


 看似同样的乃是战争君主,站在他们的位置上,却能够看的更多。


 秦帝重人才,兴教育,稳民心,各种手段无不是说明这位君王的雄才大略。


 在他们的眼中,这位秦帝当前的功绩,就足以超过他那位父亲。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千古一帝,不外如是。


 他们身为名士,当然会心有所动。


 要不然,这些年也不会培养了不少弟子。


 只是,隐士越隐,还会变得越加清高。


 他们当初离开大秦的时候,并不光彩,现在不会主动的回到大秦。


 秦国之前的确有人前来邀请过,几人还在等待情况,并没有接受。


 来的人,份量还不够。


 一直拖到现在,秦已经完成了帝国再兴!


 众人心中浮想联翩的时候,没想到,赵佗派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