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糖油粑粑真好吃
第566章 周德庸和常海(第3页)
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的例子摆在跟前儿,建安城之中,还有哪一个郎官敢不听话?
敢不同流合污?
敢不沆瀣一气?
常海他知道,当他在那黄万昌要求他签字的户书上真的签下自己个儿的名字的时候,未来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那时候,就是他常海下地府的日子了。
现在,有了蔡华这个建安第二个被李十月砍头的郎官在前,常海他自知自己罪责难逃,也是到了他下地府的日子。
同时,他也无路可逃。
因此,在家中惶惶不可终日,整日的唉声叹气的时候,思来想去,常海他提笔写下了一封陈情表(辞呈),准备主动辞官,或许能给家人换一条生路。
就在他硬着头皮,准备前往刺史府给李十月递交这封陈情表时,李十月的命令却先一步到了。
来的不是抓人的玄甲军,而是一名传令兵。
李十月给常海他下发的命令很简单——命常参军即刻负责招募新兵事宜,限期三月内,招募合格新兵一千人,充实镇军及玄甲军。
常海接到这个命令时,就直接愣在原地,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不抓我?还让我去管招兵的事儿?
常海他先是难以置信,随即心中就很快给李十月此举找好了理由。
常海觉得,李十月的深意就是——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李十月估计在这半年内,早就把该查的,能查的,就都查清楚了。
她很清楚他们这些人的底细,但现在建安最首要的问题是犯境的倭寇!
如此,在这关键的用人之际,李十月她不可能把所有曾经或多或少参与黄万昌那些腌臜事儿的郎官就都给杀光啊。
杀了首恶黄万昌,足以立威。
再杀了共犯蔡华,就会让所有人都听话!
而对于常海这种有一定能力、知根知底,在过去不得不同流合污,且此刻吓破了胆的郎官,施恩用起来,反而比一刀砍了更有价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