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弃卒保帅(第2页)

 李都统翻身下马,第一时间跪在汤思退面前:“禀大人,卑职已带人前往城郊查询,并无发现,至找到一处废墟,像是刚被人焚毁。”

 汤思退闻言一惊,内心暗道:“好厉害的家伙,好一个毁尸灭迹。”

 汤思退定了定神:“本相知道了,本相这就去禀报圣上,尔等辛苦,暂且歇息去吧。”

 “是!大人。”说罢,李都统大手一挥,收兵回营。

 汤思退愣在原地,任凭一众兵马自眼前掠过。

 待兵马回营后,汤思退这才醒悟过来,掸了掸身上的尘土,便快步小跑,赶回宫中。

 此时的紫宸殿中,独留皇帝和玄灵子。玄灵子战战兢兢,俯身在地,这恐怕是玄灵子一生中,感觉最无力的时候,一方面是天子威严,另一方面也是这弹劾之事,确实严重指控,若惹怒圣上,佛道两家,本就关系微妙,皇室如今虽器重道家,但难免自己的行为会导致道家沦落,届时不仅青云观难保,道家在皇家眼中的地位,也要一落千丈。

 此时的皇帝,心中更为愤懑,郕王和普安王的争斗,自己岂会不知,但普安王毕竟年幼,郕王身经百战,是从尸山血海里历练出来的,说实话,传位于郕王并非不可,但其为人,过于奸诈,眼下北境金兵枕戈待旦,百姓疾苦,如若再战,亦或是内乱,则大宋危矣,皇帝自己早已心灰意冷,多轮宋金议和,已让自己意兴阑珊,早已有退出朝堂之意,只恨自己膝下无子,才引得宗室各王公贵族,蠢蠢欲动。说到底,普安王虽然不及郕王才干,但为人宽厚,孝义当先,将来为君,定能与民休息,安定内外,自己则可颐养天年,安享天伦。可惜,事与愿违,眼下出了此事。

 皇帝缓缓起身,走到玄灵子面前:“玄灵子,眼下这大殿之内,仅你我二人,你和朕说实话,这究竟是谁的主意。”

 玄灵子俯身在地,冷汗直流:“陛下……臣无人指使……”

 皇帝蹲下身子,看向玄灵子,缓缓说道:“朕知道,你平日不参与朝政,青云观自来与世无争,但如今,你却只顾自己所谓的正义,不管此信是真是假,你此举便是陷普安王于不义,陷朕于不义!社稷颠覆,江山沦陷!你亦为不忠,如此不忠不义之举,你该当何罪!”皇帝越说越激动,似有满腔怒火即将喷涌而出。

 皇帝再次深吸一口气,强行按捺心中怒火:“爱卿,你果真还要欺瞒于朕吗?”

 玄灵子闻言,痛苦跪在地上,自己也不知道会造成如今的局面,事态早已超出玄灵子的预料,但皇帝所言似乎偏袒之人,并非郕王,反到是普安王,但自己若真说出实情,仕林恐也难辞其咎。

 就在玄灵子犹豫之际,汤思退也回来了。

 “陛下,臣回来了。”汤思退气喘吁吁,本就疏于锻炼的他,一路从御营司跑了回来,早已上气不接下气。

 但皇帝并不打算让汤思退休息,起身问道:“如何?证人可否带回?”

 汤思退先是看了一眼玄灵子,而后作揖答道:“回禀陛下,没有……御营司一干人马赶至城郊,空留了一片废墟,似刚被人焚毁,不管是人还是物,均已无迹可查……”

 皇帝一个踉跄,险些摔倒,汤思退赶忙上前准备扶住皇帝,却被皇帝看了下来:“朕没事,汤相国,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

 汤思退心中已有盘算,按照目前形势来看,皇帝的意图便是保留皇室颜面,不宜伸张,既然眼下已无新的证据,玄灵子的信也就不可信。汤思退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只见其缓步上前,捡起地上的信件,缓缓走到一旁烛火旁,将信置于火苗之上,火焰迅速蹿腾,将信燃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