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入宫面圣(第2页)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庄重;建王站立在皇帝身旁,身姿挺拔,尽显皇家威严。这股强大的气场,让初入殿内的仕林一时有些喘不过气。

 “平身,上前来。”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怒自威。

 仕林闻言,缓缓起身,低着头,迈着小步走到皇帝面前,这才微微抬起头,目光与已成为建王的赵昚交汇。

 建王与仕林目光相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自仕林离宫,因瘟疫案受牵连,建王大义灭亲,而后仕林忍辱负重,蛰伏于郕王府邸,算来已与这位“文曲星”阔别近十年之久。期间虽在郕王案发前见过几面,但皆是行色匆匆。如今风雨过后,二人终于能再度以君臣之礼相伴。

 然而,仕林却不敢有丝毫僭越。二人目光交汇一瞬,他便立刻低下头。毕竟建王贵为储君,君臣有别,他不能再像幼年时那般,与建王称兄道弟。在国家大事面前,更不能掺杂个人感情。仕林低头沉思,静静等待着皇帝的询问。

 皇帝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许仕林,朕虽未曾召见过你,但却早有耳闻。此次郕王谋反一案,全仗你忍辱负重,蛰伏十年,方才引得郕王罪行败露。虽你未曾现身朝堂,被郕王幽囚,但却是本案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功不可没。说吧,你想要何种赏赐?”

 仕林听闻,诚惶诚恐,俯身伏地,额头几乎贴地:“承蒙陛下厚恩,草民不过尽了一名大宋子民应尽之责,岂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实别无所求,唯愿陛下圣寿无疆,社稷永固。”

 皇帝不禁朗声大笑:“哈哈哈,许仕林,无需拘谨。你既有学识,又有胆略,难道不曾想为朝廷出力?还是自恃清高、恃才傲物,不愿入仕为官?”皇帝的语气逐渐加重,隐隐带着几分威严,令人心生敬畏。

 仕林赶忙磕头谢罪:“仕林绝无此意。仕林自幼在宫中伴读,深受圣贤之道熏陶,定当牢记先生教诲,学以致用。只是仕林尚无功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望陛下海涵,容仕林他日考取功名,再入仕为官,一展抱负。”说罢,仕林再度向着皇帝连磕三个响头。

 皇帝满意地捋了捋胡须,点头道:“好!卿不愧为‘文曲星’下凡。自古英雄出少年,卿之所言,尽显治世大才。然今解试已毕,若待三年之后,恐负卿之才华。朕特允卿,许卿直赴省试,再凭真才实学,参与今科殿试。”

 仕林闻言,大喜过望,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陛下隆恩,蒙陛下厚爱,赐此殊遇,草民自当焚膏继晷,勤勉备考,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期许。定在省试、殿试之中,一展所学,以报君恩。”

 皇帝缓缓起身,走到仕林身旁,语重心长道:“许仕林,朕知卿有真才实学,但切记不可恃才傲物。待你考取功名后,当尽心辅佐建王,当仿效齐桓管仲,铸就千古君臣美谈。”说罢,皇帝微微俯身,轻声在仕林耳边道:“莫要辜负朕之期许。”

 “仕林定不负陛下,不负建王,定当肝脑涂地,此志不渝!”仕林感激涕零,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对自己寄予如此厚望。

 建王此刻亦是喜形于色,不仅是因为仕林入仕可助力自己,更因为皇帝之言,进一步稳固了自己的储君之位。

 皇帝瞥了一眼建王,随后对着仕林说道:“许仕林,你先回去好好准备,跪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