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回四合院二(第2页)

 张姐,刚刚过去的是赵德吧?我怎么感觉这孩子今天不大一样呢?

 张姐听到旁边人的话也是愣了一下,然后顺着说话的方向看去,正好看到赵德走进屋里。她点了点头道:“是啊,这孩子今天确实有些不一样。”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因为他们发现,今天的赵德不仅主动向他们打招呼,而且脸上还带着笑容,整个人看起来都很精神。

 “以前这孩子从来不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还会笑了。”其中一人疑惑不解地问道。

 “也许他最近遇到了什么好事吧!”另一人道。

 赵德远远地也是依稀听到了这几个大妈的议论,但他并没有在意,而是继续往家里走去。

 “嗯,有可能。”张姐赞同地点点头,“不过不管怎样,能看到这孩子变得开朗起来真是太好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关于赵德的话题,然后各自回家去了。

 赵德回到家后,心里暗自感慨着自己的变化。他知道,自从经历了那场意外之后,他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胆小怕事、内向的少年了。现在的他,虽然依然有些内向,但却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明白,一个人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性格总会发生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是成长的见证。这种情况还是很常见的,基本上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惊奇倒是一定的。

 赵德回到屋里后,坐在床上仔细地回想家里的情况。他闭上眼睛,脑海中的记忆如同电影般快速播放着。很快,他便从零散的记忆片段中找到了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

 外屋这里原本是父母居住的房间。由于他们一直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所以在这间屋子里盘了一个大炕。而且,为了取暖方便,他们还在炕的一侧砌了一道火墙,并在角落里用泥土垒了一个大土灶。

 当初为了搭建这个火炕和灶膛,可是费了不少功夫,但也因此引来了院子里其他住户的嘲笑。那些人觉得农村人的生活习惯真是又土又俗,城市里根本没有人会搭这样的火炕。

 然而,到了第一年冬天,当大家看到赵德家冒出的热气时,都纷纷闭上了嘴。第二年,后院的聋老太太甚至找人帮忙在她自己家里也搭了一铺火炕。

 这炕和灶膛的设计,就像一件艺术品,充满了农村人的智慧和勤劳。这火炕和灶膛,不仅是温暖的象征,更是农村生活的一部分,让人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乡村气息。

 赵德来到了房间西北角,这里有一个大柜子,这个柜子还是自己父母带着自己离开老家唯一携带的一件家具,据说这还是自己父母结婚的时候姥爷家给的陪嫁。后来自己的姥姥姥爷去世之后这就是自己目前唯一的念想了,所以就是搬家了也没有丢掉。

 赵德打开柜子上的小锁,从里边找出了一个小铁盒,打开这个铁盒,显露出了里边的东西,几张户籍证明,还有就是粮本煤本这些证件,这个年代这些东西十分的重要。就拿粮本来说吧,粮站可是认本不认人的,一旦要是把这个丢了,被别人捡到了就可以到粮站把属于你的粮食给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