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将计就计演大戏(二)(第2页)

 

那人的脸红了一下,讪笑道:“嘻嘻,见笑见笑,我不会军礼,不过,我会学,一学就会。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能说不能说?”

 

刘小四笑着说:“已经是自己弟兄了,有什么不可说的?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说,你今天不直接跟我说,那么从明天起你被编到各队里之后啊,你就没有机会跟我直接说话啦。那时候你有事,就得一级一级的向上反映才行。”

 

那人便说:“哦好,好,我代表我们九个弟兄,提一个要求。能不能把我们编在一个队里,让我们住在一块?如果有大房间我们住一个房间,没有大房间的话,一个住五人一个住四人也行啊,你看行不行?”

刘小四看了看郑仁义,郑仁义给他使了个眼色,刘小四会意地点点头,说:“你怎么能想起来提这么个要求的?你是新参军的,你不懂我们军队的规矩啊。我们金龙军规定,新来参军的,必须得把新兵编到各个队里去,并且我这个第一师有三个营,你们九个人得分到三个营里,再分到各个大队,最后才落实到队里。每人只能进入一个队,不可能两人在一个队里,这样是便于老兵带新兵,你们进步的快。每个新兵,分到哪个队就在哪个队住,不可能让你们九个新兵在一起的,这也是我们的规矩。”

 

其实,他们从梁山上学来的新兵管理办法,正确的是新兵集中训练集中学习集中生活,这样便于新兵管理,也便于新兵成长。可根据这些人的实际情况,刘小四按照大龙和铜锁的要求,才改成这种办法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管理、也便于监督。刘小四已经看出了一些眉目,这些人要么是官府的,要么是哪个山寨的,但是根据他们这种流里流气的样子,看来是哪个山寨的人。倘若是哪个山寨的人,他们自然不懂得新兵管理。一般的土匪,是不会像梁山上那样搞军事化管理、注重军队建设的。他们提这个要求,肯定是有他们的打算,无非是担心把他们分化瓦解,也不便联络和串通,更不便于做他们想做的事。

 

刘小四这么一说,那人只得低着头,转身就走。可走了两步又回头说:“将军,要不我们两个人在一个队里也行,别把我们拆的那么零散,行不?我们都是一个大村的,一个镇上的,大家一来到这里就再也捞不着见面,好像......”

 

刘小四换上了严肃的表情,说:“我看你年龄不小,并且我看你也像是闯荡过天下的对吧?不像是一直在村里的。你既然闯荡过,那你就该懂得一些规矩。规矩就是规矩,这是不能变的,我也变不了,我变了我会受处罚。就这样吧,没有商量的余地,回去吧。”

 

那人悻悻的走了。把这九人全部安排妥当之后,刘小四来向大龙做汇报。他把比武以及考核的所有情况都做了汇报,最后说:“我把这九人全部分开,分到了全师各个队,让他们互相不能见面,也不能随便联系;为了保证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了解他们的动向,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人盯着。盯着他们的人,都是我亲自精心挑选了之后,临时调到他们身边的。特别是那个领头的,安排了四个人盯他。”

 

铜锁说:“对,得重点监控这个领头的。这个家伙既然是领头的,说明这人的能耐不小。当然,从这人很快就露了马脚来看,这些人的素质也不多么高。咱从他们的身上,也得借鉴点教训,这教训就是,一定要注意别露了马脚,就是不要让他感觉出我们对他有警觉。”

 

小四说:“放心吧,这事完全能做到。”

 

大龙特别叮嘱说:“要尽快摸清他们到底是哪里来的,是官府的还是花寨的,又或者说是花寨花钱雇来的?”

 

铜锁说:“绝对不可能是花寨花钱雇来的,要么是花寨的,要么就是花寨跟官府勾结一起,由官府派来的。”

 

刘小四说:“咱跟官府多次打交道,对官府的官兵是了解的。根据我的观察,这些人绝对不是官府的。官府的人呀,第一缺乏野性;第二不吃苦,再就是举止行为有模有样。从这些人在咱们这里吃饭的情况来看,像是官府来的;可从他们的穿衣打扮和说话上,压根不像是官府的。我觉得,他们只所以吃饭挑剔,那是因为他们原来待的地方吃喝条件比咱好,再不就是像那些野山寨一样,胡吃海喝,不管怎么说,吃喝都比咱这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