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亡命天涯(八)

三人看看后边的扛着枪举着刀的士兵约有十来人,正在往这边赶来,那骑马的已经堵住了他们的去路。大龙就说:“长官长官,俺们真是回家的,俺们家就在前面,俺们本是到那边去的。”


 铁拳见大龙一边说话一边给他使眼色,就把包里的银子掏出来二两给了大龙。大龙举起手来,递给了那骑马的说:“长官照顾照顾吧,这是俺们外出做生意赚的,就这些了,都给长官,请长官高抬贵手放俺们回家,家里都等着俺们呢。”


 那人接过的银子一看是二两,他在这样的地方能一下子挣到二两银子,那实在是不容易。就说。好吧,既然你们的家是那边的,你们就滚吧,以后走路啊,好好走,走路也得会走,娘的让我跑这么一阵子滚!。


 说罢,就打马转身,对后面的士兵挥了挥手,便全都回去了。大龙他们松了一口气,这才继续往前走。这之后他们有了经验,但凡看到大点的村子或镇子,看到有检查站的就远远的避开,再也不去招惹他们。终于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从华州出来,走了两个多月,到阴历的七月十五,才来到了三关镇。本来他们想的是,到庆阳县城看一看这个管着边境的县城到底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可是他们知道,就算边境县城,对他们也不会网开一面,只得径直来到了三关镇。


 在离镇子约有二里路的地方,他们停了下来。经过向路人打听,得知这个镇子并不大,充其量就跟太华山附近的那些大村子差不多。大龙说:“这里是边境,过了这个镇子,就是西夏国了。这么偏远的一个小镇子,肯定不会再有什么检查站,朝廷派到这里的官兵,边境上的事还忙不过来,还顾得上咱们这等事?他们肯定不会管的。咱们就到镇子里看看吧?顺便打听打听,咱去哪里落脚合适?”


 铁拳大大咧咧地说:“我同意老大的说法。进,当然要进。在这么偏远的小镇子上,就算他们发现了咱们,也不怕他们,咱仨,牙都不用咬,就能掀翻这小镇子。进!”


 可铁腿却说:“也不见得。我觉得还是小心点好。好不容易来到这里了,要是一不小心让官府治住了,可就没救了。”


 “老三,你怎么越活胆子越小了?你没听刚才那些人说?这个镇子上,除了军人,百姓总共才不到二千人。这么小的镇子,真打起来,还够咱仨打得?你怕啥?”


 大龙道:“二弟这话有道理。小心没错,可也得看是啥时候。顶多就是被他们发现,真到那时候,打就是了,反正咱的伤都好多了。这小镇上,就算有本领高强的军官,他是管镇守边境的,不会管剿匪这等事。咱这事,边境上不会当事的。走,到镇子上去。”


 铁腿本就对大龙和铁拳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前从来都是他们说什么,他都从不怀疑从不反驳更是从不违拗。此时,听了二人的话,他不再说话,但并没像以前那样连连点头连 连称“是”。于是,铁拳在前,铁腿在后,大龙居中,三人昂首阔步,沿着大路向大宋朝西北边境重镇--三关镇进发了。


 由于大龙他们的见识有限,他们对三关镇并不了解。他们只是凭着打听到的和想象的,以为这个镇子充其量就是一个大镇。可是到了一听路人说镇子上的百姓也就两千多人的时候,就觉得这个镇子没有啥了不起。再加上他们本就认为,边境就是管边境事务的,对于抓捕犯人啦剿匪啦这些事,肯定不会关心。这也是他们一心一意不惜九牛二虎之力也要到这里落草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根本原因。


 其实三关镇远不是大龙他们所了解的那么简单。三关镇,在宋朝边境的重要地位,不亚于三大重镇霸州、高阳关和镇戎州。在西夏崛起之前,三关镇的确只是个居于边境上的大村子,也不叫三关镇。西夏崛起之后经常到边境上骚扰,甚至大规模进犯,给大宋朝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仁宗皇帝为了加强防护,决定在青阳城外五十里建立边防重镇,起名叫三关镇,以抵御西夏军队的入侵。工程耗时两年,建成后成为北宋西北边疆的重要军事据点。镇内设有元帅府、前线兵部等军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