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生不如死

 崇佐坐在山坡上,面向着一条马路,往来的人们匆匆而过,好像都是往外迁走的人,都是迁往西南的人群。-兰!兰~蚊^学. ~冕~废¨悦^毒,他嘀咕:“怎么办好呢?又回去梅菉?可是我们刚回来啊,现在又回去不会遭别人耻笑吗?可是,留在家里就会饿死,跟着师父起码可以吃点饭,饿不死。”就这样,过去三个月后,崇佐又举家迁往西南去了,半年后才到梅菉。可是,此时的李承风不知所踪,查问很多人也说不知道李承风去了哪里。不过,崇佐找到一份染布的工作,说找到工作也不是,是染房老板要扩大规模,暂时缺一个滚锅的染工,滚锅工是要力气的,而且要很大力气,不然棉布下锅时就有色泽不均痕迹,所以,必须要很大力气的男人才能胜任。崇佐脑子精明,其跟老板说,妻子和弟弟在家里闲着,可以帮老板洗染。老板也一口答应,这样子,崇佐全家都有工作了,吃饭住宿就有着落了,“兴旺发达”就在今朝,总之吃饭和过夜就不成问题了。一年之后,人人都知道崇佐已经有积蓄了,就给他儿子崇炳龙介绍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张菊,也就是响誉海内武林大盟主支灷的母亲。

 话说,张菊嫁给崇炳龙之后,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取名叫崇冠,五岁那年送给别人。所以,这个崇冠出生不得天时,也不得地利,生活难以维继,只好送人了。不久,崇佐的妻子和弟弟都被老板炒了,不过,炒了他们倒好像伤害不大,反正要在家里带孙子,有崇佐在染房翻锅炉也可以过日子。可是,不过两天崇佐也被老板炒了。为什么被炒?崇佐不知道,反正什么都不知道。此是后话,暂时放一边。

 话说,李承风在梅菉混的比以前好多了,十天八天可能混到一顿饭,有时候也连续数天混到饭吃。但人是永远不满足的,也就是不能天天混到饭吃,也不敢重复在一处吃饭,也就是不好意思连续蹭一个家庭的饭,这样子,李承风一伙很快“走遍天下”了。李承风混迹江湖多年,但觉得还是梅菉最适合自己生活。不过,人是贪的无厌的动物,或者说,饥饿时什么都敢干,也什么都敢吃,但是,好吃的吃多了也觉得不怎么好吃了。所以,李承风觉得梅菉的生活也不过如此,就领着众弟子继续往西南“旅游”去了。

 不到半年时间,李承风一伙在很多地方留下江湖足迹,如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梧州府等等上百个州府县都有他们的身影,“一边乞讨一边游历名山大川”,可惜没有留下珍贵印记,虽然尝遍酸甜苦辣,朝穷晚富,一时吃龙肉大餐,一时数天没吃饭,回想起来也觉得还是梅菉过的日子自然,虽然也全靠一张嘴去哄骗才有饭吃,但也好过现在,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就这样,李承风也没跟弟子们商量就准备返回梅菉了。?z¨x?s^w\8_./c_o.m-是的,这个“团伙”之中数李承风最有威信,做什么事从来不跟弟子们商量,都是自己拿主意,不过,事情的好坏弟子们也不埋怨,这就是李承风和众弟子的优点,走路遇到祸福也从不生气。弟子们也不敢过问,连话都不敢说,平时只听见李承风说话,几个弟子站一边静静地听。但是,此时身在南掌老挝府,距离梅菉有三千多里,轻功十天半月可以了。但问题一直饿着肚子,运气时内力不足,就算内力可以也坚持不了多久。李承风师徒五人,个个身行体健,为何不去抢?照说他们的武功天下第一,随便抢一千八百人的村庄易如反掌,或者抢村没有把握?拦路抢钱容易过吹灯吧?可是,他们从来不抢,就是饿的头都晕了也不去抢,人到绝路时就乱性,照说他们武功那么好,不管怎么样都要抢了。可是,他们就是不抢,或者李承风害怕?没有把握?他的功夫是假的?专门用来欺骗别人的?其实什么都不是,是九曲派教规里有很多派训,其中就有,不偷盗,不抢劫,即使饿死了也可触犯,犯则断腰而死;但为穷人而偷、为穷人而抢,偷抢财物不为己用没有罪过,为穷人偷一次增寿一次。但九曲派派规别人不容易知道,即使是掌门人也不容易忘记,这是考验掌门人定力和素质。那么李承风知道派规吗?二十六代掌门是迟汉阳,已经去世二十七年了。所以,迟汉阳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把教规告诉李承风。但是,他也很早就告诉陈灳了,支灷十五岁那年陈灳才告诉他。唯有支灷没有告诉崇秀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话说,李承风一伙武功天下无敌为什么不偷不抢?因为李承风已经知道教规了。所以,他不会触犯教规,就算饿死也不触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