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巴黎白金宝箱(第2页)
“伊布拉希莫维奇!”
“哎就差一点点啊。”
“慢镜头回放来看,荷兰门神-斯特克伦堡的手套擦到了足球!”
“巴黎的角球!”
伊布扶起了倒在地上的克亚尔,并且友好地摸了摸他的脑袋。
终究是年龄大,成熟了。
换做年轻的时候,伊布根本不会做这种事。
比赛第74分钟。
巴黎后场完成抢断。
拉维奇接到队友传球。
冲过中圈。
一路来到距离球门38米左右的位置,忽然不想跑了。
大幅度摆腿!
呯!
技惊四座的超级吊射,再次惊呆了全场数万名观众的下巴!
“神仙球!”
“名场面!”
“这就是拉维奇!”
“哎”
“歪了啊。”
评论区。
弹幕纷飞。
-
【不愧是名帅!】
-
【神之一手!】
-
【两个换人,让巴黎仿佛变了一支队伍。】
-
【干掉两个独来独往的中场小将,围绕着伊布为核心来展开进攻!】
-
【我感觉巴黎随时要扳平,这场比赛一定还有球!】
-
【罗马:联赛唯唯诺诺,欧冠重拳出击。】
比赛进入尾声阶段。
恩里克在场边紧张地比划手势:示意弟子们做好防守,把领先的优势拖到终场。
罗马的进攻端,在巴黎半场很难找到向前的传球线路。
不在巅峰期的拉玛西亚4号位-莫塔,比赛阅读能力依旧恐怖。
高启正在努力,时不时和前场队友比划手势进行交流。
他根本不惧怕比赛难度变高。
难度越高,收获越大。
一边奔跑,一边观察着巴黎中后场的防线变化。
渐渐捕捉到了对手布防阻截、转换进攻的惯性倾向。
巴萨体系之外的传奇教头们,多年来致力研究如何扼制拉玛西亚4号位:《虽败犹荣,温格在地球保卫战中的先手思路》。
如果罗马连莫塔这关都过不去。
以后遇到布斯克茨那种在巴萨体系内的拉玛西亚4号位,岂不是更吃亏。
这个世界上哪会存在那种完美的拉玛西亚4号位
不过是全攻全守体系中的一个理想模型。
不过是克鲁伊夫的一场梦罢了。
“还是罗马的球权。”
“皮亚尼奇带球推进过半场。”
“无球状态下,注意看高启的跑位,他开始频繁切换跑动节奏,快一下、顿一下.”
“他的跑位倾向是想抓莫塔的视野盲区。”
“不对。”
“轮转回来了!” “接球,放缓节奏,降低球队的整体进攻速率。”
“漂亮,再依靠托蒂的一脚触球来提速!”
“加快进攻速率!”
“进攻速率又降下来了。”
莫塔有点烦啊。
他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了应对这种“推进节奏时快时慢”的防线构筑。
脑子跟得上。
步伐跟不上。
本来加盟巴黎就是养老、赚点钱、带带新生代中场,没想到还要被拉出来打这种硬仗。
“不降速了!”
“斜插到左肋部的高启,头球摆渡,充当第三人做墙的角色!”“很高大,很强壮的第三人做墙点!”
“进攻速率再提升!”
“他在帮助罗马建立进攻端的优势!”
“点、线、面!”
“他就是那个点!通过自身插空位的时机,从而影响球队进攻速率的点。”
“线就是哎呀,蒂亚戈席尔瓦把球挡了出去!”
托蒂出现在落点处。
一脚触球。
传给撤回来的高启。
莫塔一边补位,一边指挥队友封堵高启的短传线路。
“陷入包夹!”
“右边路空了!”
“这就是高启的目的,进攻被挡回来,依旧有做转移进攻方向的后手。”
“速率变化与方向变化。”
“思路很清晰,传过去,就是这脚大范围转移球的质量有点差”
足球在半空中的线路飘飘忽忽。
直坠右边路。
拉梅拉差点跑断腿,艰难把球停下。
解说员犹豫了一秒,勉强补上一句:“大师级传球”
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顿时笑了。
没办法。
前面的短传撞墙那么稳。
最后一步的长传却偏了.
场边。
伊万目光呆滞。
第二代拉玛西亚4号位的痛苦回忆被勾起。
恩里克和教练组老头们情不自禁地站起身:通过整体速率变化和进攻方向转移的思路,来破拉玛西亚4号位。
“太棒了,高!”
另一侧。
安切洛蒂似乎忘记了胜负,忍不住想要鼓掌。
中东石油佬在夏窗那么多钱,还不如买个高启回去!
长传的质量太差。
拉梅拉不好卸力,停球后多调整了一步。
即便如此,他内心依旧不禁感慨:高的破防思维真变态,如果长传球再强一点.
巴黎边卫-马克斯维尔,迅速近身。
这家伙的防守动作很干净,职业生涯暂时没吃到过红牌。
“经历过膝盖重伤,动作有点跟不上。”
“听说马克斯维尔上个月打老婆”
“不会吧看不出来啊,长得多老实的一个男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