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陆江年没回来(第2页)

 他常年在外,很少回老家,但是每年都会送银子回去。 

 一开始一年也就十两银子,后来,收入渐渐多了之后,他送的银子也多了。 

 娶妻生了女儿元婉如,他也不曾断过这笔银子,算是他对父母的孝心。 

 后来,原主的娘死了,元川特意送了她的棺椁回老家祖坟安葬,每年给的银子足足七十两,也有请弟弟照看妻子坟茔的意思。 

 元川死后,若是陆家不收留原主,大概原主会回老家,跟着二叔元山生活吧。 

 原主之前每年都往老家送银子,就是遵照元川的旧例,因为父母的坟茔都需要二叔照料,原主每年送回老家的银子,不少于一百两。 

 老家的确出了一家大事,她沉思许久,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嬷嬷,收拾东西,明日一早,我要回一趟难江县。” 

 庞嬷嬷大吃一惊:“好端端的,怎么说起回去,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元婉如把信递给她,庞嬷嬷飞速看完,也发愁。 

 信上说,夏季的时候,老家发了大水,元家祖坟一带,都被水淹了。 

 后来大水退了,可是那个地方如今坑坑洼洼的,老爷和夫人的坟不适合留在那里了。 

 元家的族老已经选了好几个地方,准备迁坟了,元婉如身为元川唯一的儿女,这种事情不能不告诉她。 

 举族迁坟是大事,老家这边也不会独独等她回去,若是她要回去,就必须赶在九月初十前回去。 

 不然就赶不上吉日了。 

 按道理,自家姑娘是该回去。 

 “这件事,您还是先大公子商量一下吧。” 

 难江县离京城八百多里,这一来一回,至少也要一个多月。 

 大公子身居要职,轻易不会离开京城,万一他不同意姑娘去,而姑娘却早早收拾了行李,夫妻俩岂不是又吵起来了? 

 “不必了,明日一早,我就去和娘说。” 

 至于陆江年,他大概还在气头上,不想见她呢。 

 她离开一段时间,彼此冷静一下,也挺好的。 

 当夜,陆江年果然没有回来。 

 次日一早,元婉如就去汪敏那里,把事情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