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崇祯的决心

 “科研的土壤?” 

 许青叹息:“搞科研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你们大明有哪些?” 

 “先说人力,我们龙国科研人员超六百万人,他们不耕种,几乎不参与战争,一心进行科学研究,你们大明有多少?” 

 “六……六百万?”崇祯震惊了。 

 大明的军队也才数十万啊! 

 许青接着道:“你们大明别说六百万了,就连六百估计都没有。” 

 “这原因之一就是你们的土壤问题,大明百姓只有科举一条路可走,只有这条路的成就是最高的。” 

 “而大部分人连饭都吃不饱,谈何研究?工匠的地位更是低下。” 

 “并且程朱理学那一套,还有天人感应都在不断地腐蚀科学的土壤。” 

 说到这里,许青不由得叹息。 

 封建社会的惯性太大了,想要停下往往要头破血流。 

 更何况还有被歪曲的儒家学说这一座大山。 

 毕竟科学首先要认知世界。 

 连世界都无法认知,终究走不长远。 

 “我之前就说过,科学同时也是第一生产力。” 

 许青指了指自己的衣服:“像这种衣服,最便宜的估计十多块钱都能买到,像我们平时吃的白米饭,便宜的两块钱也不是买不到,都是脱壳之后白花花的大米。” 

 崇祯静静地听着,不知道许青想要表达什么。 

 他对这些物价不太敏感。 

 “你猜我跟你说这些干嘛?” 

 许青不等对方回答,接着道:“我们这里的人,一天一百块的工资已经算少了,几乎算是低收入人群,饭馆里当个店小二一天都不止这个价,但一天工资却能买将近十件衣服,五十斤脱壳后的大米。” 

 “这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最有力的证据,科技让我们的物质无比富裕。” 

 轰! 

 崇祯脑袋轰鸣,这一刻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富裕程度再度加深了一个层次。 

 五十斤大米足够大明一个三口家庭,抠抠搜搜过一个月了吧? 

 而这还只是龙国普通百姓一天的收入,甚至是低收入人群。 

 而大明的底层百姓赚这么多大米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