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曲径通幽(第3页)

 - 摄影爱好者架起三脚架,等待最美的光线 

 小斌的直播间里,弹幕疯狂刷屏: 

 \"这景色绝了!\" 

 \"我要去打卡!\" 

 \"这设计也太用心了!\" 

 一位老教授感慨道:\"这完全是把传统园林精髓都用上了,借景、框景、对景,无一不精妙。\" 

 \"园长,\"孙浩然笑道,\"很多游客说光在这里拍照就值回票价了。\" 

 刘楚点点头。这个小广场的设计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就是要在游客选择路线时,给他们一个驻足欣赏的理由。 

 远处传来阵阵荷香,混合着晨露的清新。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水面泛起圈圈涟漪。这一刻,仿佛时光都变得缓慢,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停留一会。 

 广场一角,一座精致的木质小摊格外引人注目。 

 摊位的顶棚是仿古的翘角设计,四角挂着流苏宫灯。摊前一块雕花木牌上书\"香囊坊\"三个隶书大字。柜台上铺着一块苏绣台布,上面摆放着各式精美的香囊。 

 \"这摊位好漂亮!\"游客们纷纷驻足。 

 一位身着淡青色纱裙的少女正在柜台后忙碌,她盘着古风发髻,腰间系着同色腰带,整个人如同从古画中走出来一般。 

 \"这位姑娘,香囊怎么卖啊?\"游客们好奇地问。 

 \"各位客官请看,\"少女笑意盈盈地介绍: 

 - \"这是"荷塘月色",内填晚香玉,五十文一个\" 

 - \"这是"竹林清韵",内填龙涎香,六十文一个\" 

 - \"这是"梅兰清芳",内填沉香,八十文一个\" 

 - \"每个香囊都是纯手工制作,绣工和香料都是精挑细选\" 

 柜台上的香囊造型各异: 

 - 有的绣着荷花水鸟 

 - 有的点缀竹叶翠鸟 

 - 有的勾勒梅兰图案 

 - 每个都精致非凡 

 \"这也太好看了!\"年轻女孩们围在摊前。 

 \"买一个留作纪念吧!\" 

 \"这个荷花的真漂亮!\" 

 小斌凑近拍摄:\"大家看,这香囊的绣工,这配色,简直绝了!\" 

 弹幕刷屏: 

 \"也太精致了吧!\" 

 \"这价格也太良心了!\" 

 \"我要去打卡!\" 

 \"园长特意交代,\"孙浩然解释道,\"要让游客们带点有意义的纪念品回家。\" 

 \"确实很用心,\"系统说,\"不是那种大批量生产的纪念品,而是真正有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 

 看着游客们欢喜地把香囊挂在腰间,刘楚心里暖暖的。这不仅是个纪念品,更是一份文化的传承。 

 远处荷香阵阵,与香囊的清雅芬芳交织在一起,为这个初夏的早晨增添了几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