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狂野非洲(第2页)

 刘楚微微颔首,A级团队在李工的带领下,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执行力,再次让他感到满意。

 在李工的引领下,刘楚沿着一条特意设计、与周围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的游客步道,向着草原深处漫步而去。

 这条步道并非坚硬冰冷的水泥路,而是由一种混合了本地开采的赭红色石子、黄色沙土以及环保型高分子固化剂,经过特殊工艺压实而成,其表面还特意制造出了一些自然的龟裂纹理,与周围的土地完美融合。

 步道两侧,是随风摇曳的、高度及膝的金色草丛,其间点缀着几块大小不一、看似随意散落的、表面覆盖着风化痕迹的仿真岩石,更添了几分不经修饰的自然野趣。

 “园长,狂野非洲区的核心设计理念,正如您在蓝图中所见,便是‘极致的沉浸感’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李工边走边介绍。

 “我们希望每一位踏入这片土地的游客,都能在瞬间忘却自己身处繁华都市的周边,而是真正感觉自己化身为一位深入非洲腹地、探索未知、敬畏生命的探险者。因此,所有的游客设施,包括您现在行走的这条步道,都力求‘隐于无形’。”

 李工指着前方一片略显低洼、植被也更为茂密翠绿的区域:“那边,我们根据蓝图规划,正在构建一片模拟的季节性‘沼泽湿地’。系统会精确控制那里的水位和植被种类,未来,游客可以通过一条架设在湿地上方、用伪装网和仿真藤蔓精心遮掩的悬空木质栈道穿行其间,近距离感受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

 “而在那片视野开阔的稀树草原区,”李工又指向远方一片地势略微起伏的区域,“那里未来将是大型动物群活动的核心区域。我们已经按照它们的习性,预留了开阔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隐蔽场所。游客将乘坐特制的、拥有极佳视野且经过静音处理的观光车,在预设的安全车道上,感受非洲草原的壮阔。”

 刘楚的目光随着李工的指向移动,他注意到,在那些规划中的核心景观区与游客观赏区之间,都预留了足够的缓冲距离,并且能看到一些正在施工中的、巧妙利用地形或植被进行伪装的隔离设施的雏形。

 “游客的安全,以及未来生态环境的稳定,是我们在设计之初便置于首位的。”李工仿佛看出了刘楚的关注点,主动解释道,“整个狂野非洲区,都将覆盖多重安全防护系统。除了坚固的物理隔离带和高压电子围栏(均进行过景观伪装处理)之外,我们还部署了基于人工智能行为识别的24小时环境监控系统,一旦有任何环境参数出现异常或设施损坏,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联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他们来到一处地势稍高的缓坡顶端,更广阔的非洲画卷在眼前展开。可以看到,远处的稀树草原一直过渡到一片略显贫瘠、点缀着低矮灌木和肉质植物的(模拟)小型沙漠地貌;而在另一个方向,地势则缓缓下降,植被也变得愈发高大茂密,最终汇入一片郁郁葱葱的(模拟)热带雨林,一条蜿蜒的人工河流在林间穿梭,闪烁着粼粼波光,那里未来将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生态景象。

 在缓坡的另一侧,几处已经初具规模的建筑雏形引起了刘楚的注意。这些建筑的风格与他之前在青瑶山庄见过的雕梁画栋或未来科技感都截然不同,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