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柱擎苍穹,剑指流云

一夜安眠,当窗外第一缕晨曦再次将休憩小筑染上暖金色时,刘楚已然神采奕奕。

 

经过昨日对三谷的初步探访,以及一夜山间清露的滋养,他对今日即将开启的“六峰”探索,更是充满了期待。

 

与冯工会合后,两人沿着一条更为崎岖陡峭的山道,向着灵墟秘境的最高峰——“天柱峰”进发。山路蜿蜒,几乎是沿着山脊向上攀升,清晨的山风带着一丝凛冽,拂过面颊,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脚下是大小不一、布满了墨绿色青苔与腐朽枯叶的山石,有些路段甚至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泥土与松针混合的独特芬芳,不时有山鸟清脆的啼鸣从密林深处传来,为这寂静的攀登增添了几分生趣。

 

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视野也愈发开阔。

 

回首望去,昨日探访过的三谷已在脚下化作了浓淡不一的绿色与白色雾霭。

 

而前方,“天柱峰”那雄伟无匹的轮廓,也愈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当他们最终来到天柱峰的山脚下时,刘楚才真正被其独特的山体构造所震撼。

 

整座山峰,仿佛是由无数根直径数米乃至十数米的巨型石柱紧密堆叠、捆绑而成,笔直地向上,直插云霄。

 

那粗犷的柱状节理清晰可见,充满了原始而野性的力量感,远观之下,确如一根支撑天地的巨柱,傲然挺立于群山之间,令人望而生畏。

 

通往峰顶的最后一段路,是沿着这些天然石柱间的缝隙与人工开凿的阶梯盘旋而上。当刘楚和冯工最终踏上“天柱峰”峰顶那片由青石铺就的观云平台时,一股强劲而凛冽的山风猛地迎面扑来,吹得人衣衫猎猎作响。

 

与此同时,眼前的视野在一瞬间豁然开朗,那种极致的开阔与高远,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感官冲击。

 

峰顶之上,果如其名,常年云雾缭绕。此刻,翻滚的云海就在他们脚下缓缓流淌,无边无际,浓厚处如堆雪砌玉,稀薄处则如轻纱蝉翼。

 

远处的几座山峰,只在云涛起伏的间隙中偶尔露出些许黛青色的顶端,如仙山琼阁般在浩瀚的云海中若隐若现,更添几分缥缈与神秘。

 

站在此处,俯瞰着下方臣服的群山与变幻莫测的云海,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与壮阔油然而生,让人不由得心胸激荡,对自然的伟力生出深深的敬畏。

 

“园长,这天柱峰顶的云海,并非完全听天由命。”冯工的声音在呼啸的山风中显得有些飘忽,“我们在这里设置了微型气象调节单元,可以根据预设模式,对峰顶小范围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进行精准控制,从而在不同时节、不同时段,营造出例如‘日出金山’、‘云瀑飞泻’、‘七彩佛光’等更为奇特和壮丽的云海景观。”

 

刘楚闻言,再次对这秘境中无处不在的、将科技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巧妙构思发出由衷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