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味蕾上的非洲(第2页)

 

两人的肚子,不约而同地“咕噜”叫了一声。

 

他们对视一眼,瞬间达成了共识。

 

“请问,那边那个餐厅,是对外开放的吗?”马鹏指着那栋屋顶飘着袅袅炊烟(仿真效果)的茅草屋问道。

 

“当然!”工作人员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那里是我们的‘火焰之魂’非洲特色烧烤餐厅,我个人强烈推荐,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两人不再犹豫,当即在App上预约了两个小时后的“非洲之眼”门票,然后便循着香味,朝着那家餐厅走去。

 

一走进餐厅,眼前的景象再次让他们感觉穿越了时空。

餐厅内的光线整体偏暗,主要依靠墙壁上那些火炬造型的壁灯和每张餐桌上摆放的复古油灯(均为高仿真Led)来照明,营造出一种在部落帐篷中用餐的神秘氛围。

 

餐桌是用未经精细打磨的、保留着粗犷边缘的整块原木制成,椅子上则铺着柔软的、仿制成斑马纹和豹纹的厚实坐垫。墙壁上,挂着真实的牛头骨标本、交叉的狩猎长矛和绘有神秘图腾的部落盾牌,空气中弥漫着烤肉与香料混合的浓郁气息,让人食指大动。

 

一位穿着色彩鲜艳的非洲坎加(kanga)服饰、梳着一头脏辫的服务员姑娘,满脸微笑地迎了上来,用一句清脆的斯瓦希里语“jabo!”(你好!)作为开场白,瞬间将异域风情拉满。

 

在她的推荐下,马鹏和同伴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288元“乞力马扎罗双人套餐”,据说里面包含了十二道最具代表性的非洲风味菜肴。

 

很快,一场味觉和听觉上的双重盛宴,开始了。

 

服务员姑娘每端上一道菜,都会花上一两分钟的时间,用极其生动有趣的语言,为他们讲解这道菜背后的故事。

 

“两位请慢用,这是我们的前菜,‘peri-peri烤鸡翅’。”她将一盘色泽焦黄诱人的烤翅放到桌上,“peri-peri在斯瓦希里语里就是‘辣椒’的意思,这种辣椒酱随着数百年前的航海贸易传遍了整个东非海岸,是那里当之无愧的‘国民辣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