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朱楼非是今人造,疑有鬼神授天工(第2页)

 “青瑶山庄的‘盛唐古城’,最让我感到震惊的,并非是它复原了多少座唐代建筑,而在于,它精准地、甚至可以说是固执地,复刻了这种‘里坊制’的灵魂。诸位请看,视频中,主角一行人从繁华的朱雀大街,拐入一条小巷,周遭的喧嚣便瞬间消失。这不是偶然,这是设计。因为,他们穿过了一道无形的‘坊门’,进入了一个独立的‘里坊’单元。”

 “这种由开放到封闭,由喧闹到静谧的空间转换,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远比单纯地欣赏一栋栋仿古建筑,要来得深刻。它让游客在无意间,体验到了唐朝人最真实的‘日常’。青瑶山庄的设计者,显然深谙此道。他在乎的,从来不只是‘好看’,更是‘合理’。”

 陈睿看到这里,只觉得一股电流从脊背窜起。

 他想起来了!

 他当时和朋友,就是从朱雀大街上的一家茶楼出来,想找个地方上厕所,便随意拐进了一条小巷。就在拐进去的一瞬间,那股喧闹的人声,真的就像是被隔音玻璃挡住了一样,瞬间就小了下去。巷子两边,是高大的、没有任何商铺的夯土墙,墙内是错落的屋檐,安静得只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当时他还和朋友开玩笑,说这里的隔音效果真好。

 现在想来,那哪里是隔音效果!那根本就是一道无形的、属于“里坊”的边界!

 他心跳加速,继续向下看去。

 文章的第二部分,开始对建筑的“细节”,进行惨无人道的、显微镜级别的分析。

 这一次,何教授贴出的是一张大唐食府的屋顶高清截图,与一张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唐代壁画中宫殿的复原图,还有一张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的实拍照片。

 三张图,并列在一起。

 “……如果说,‘里坊制’是这座城的‘骨’,那么,‘斗拱’,就是这副骨骼上,最为精妙的‘关节’。唐代建筑的恢弘、舒展、大气,一半以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其独特的斗拱结构。它不仅是承重构件,更是等级与美学的象征。”

 “请看大唐食府的这组斗拱。七铺作,双杪双下昂,偷心造。其出挑之深远,造型之雄大,与唐招提寺金堂的斗拱,如出一辙!这已经不是‘相似’,而是‘复刻’!我甚至可以断定,其内部的榫卯结构,都必然是严格遵循了唐代《营造法式》的规矩!”

 “再看这一张。”

 何教授又放出了一张普通民居的屋檐细节图。

 “这一组,是四铺作,单拱偷心造。造型明显比官式建筑要简洁,质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设计者,对唐代建筑中森严的‘等级制度’,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他知道,什么样的建筑,该用什么样的斗拱,该配什么样的屋顶。这种对细节的把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