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国士亲临验神工(第2页)

 就在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眼尖,第一个认出了从车上下来的何镜山教授。

 “快看!那……那不是何镜山何老吗?!昨天在网上发文章的那位建筑学泰斗!”

 这一声惊呼,如同一颗投入油锅的火星,瞬间引爆了整片人群!

 “卧槽!真的是他!我昨天才拜读了他的文章!真人啊!”

 “还有旁边那位,好像是历史研究院的李敬同教授!天哪!国家队真的来了!”

 “快快快!开直播!标题就叫《世纪对决!营造学社专家团亲临现场‘打假’青瑶山庄》!”

 “刷——”的一下,无数的手机镜头,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群,齐刷刷地调转方向,对准了刚刚下车的专家团。

 闪光灯与快门声响成一片,那阵仗,比一线明星的粉丝见面会还要夸张数倍。

 专家们何曾见过这等场面,一时间都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何镜山与李敬同两位泰斗,却仿佛对周围的喧嚣充耳不闻。他们的全部心神,早已被前方那座沉默的、沐浴在晨光中的巨大城墙,给彻底攫取了。

 他们迈开脚步,在安保人员艰难开辟出的一条通道中,缓缓地,向着那座城墙走去。

 离得越近,那份源自于建筑本身的、磅礴的压迫感就越是强烈。

 那不是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那种冰冷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压迫。而是一种更为厚重、更为古朴的、充满了历史沉淀的威严。仿佛他们面对的不是一面墙,而是一段活着的、凝固了的千年时光。

 终于,一行人站定在了城墙的脚下。

 何镜山伸出手,那是一双画了几十年图纸、布满了褶皱却异常稳定的手。他没有去触摸那看似粗糙的墙砖,只是虚虚地,在距离墙面一寸远的地方,缓缓地,摩挲着。

 “老李,你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巨大的情绪波动,“这肌理……这色泽……每一块砖的大小、形状都带着微妙的差异。表面的风化痕迹,还有这砖缝间模拟出的、若有若无的青苔……它不是在简单地模仿‘旧’,它是在用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复刻‘时间’本身啊!”

 李敬同教授早已拿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仔细观察着一块墙砖的细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止啊,何老。”他抬起头,眼神中是同样的震撼,“你看这城楼的形制,重檐歇山顶,斗拱的样式,明显是明代的官式做法,但它的体量和与山势结合的这种气魄,却比任何现存的明代城关都要宏伟!这不是抄袭,这是在吃透了历史规制之后,进行的一次理想化的‘再创作’!你看那两座角楼,竟被改造成了店铺,古人的形,现代的魂,结合得天衣无缝!”